评测八代混动凯美瑞:丰田系的混动系统真有那么神?(八代凯美瑞混动加92还是95)

admin2年前行业信息26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驾仕派”,有轻微改动

毫无疑问,如今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了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而混动版的八代凯美瑞更是当中的明星一颗。持有最新的TNGA平台以及招牌的THS混动系统,让这一代的混动凯美瑞浑身上下都是亮点。关于混动凯美瑞的其它媒体的试驾稿已经是满天飞了,可以说它几乎是被捧上了神坛一般。不过它真的有如此出色吗?这一次,我上手的就是一台八代混凯的豪华版。不多废话了,赶紧亲身体验下。

静态篇

这次我会重点讲动态,静态的部分我就简单带过下,讲点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首先自然是外观,虽然近几年来丰田换了新设计风格之后,一下变得张牙舞爪,甚至诞生了很多诸如MIRAI、四代普锐斯这样的“妖怪”。不过从这台八代凯美瑞开始,似乎总算是从失控的边缘拉回来了。

虽然侧面的线条还是显得有点过于杂乱,好在前脸、尾部和整体比例拿捏着不错。锋尚版的外观设计还是很大胆的,分色车身很有新意,不过还是普通版本的外观比较耐看,既有运动的体格、细节也足够丰富,而且用力不至于过猛。

另外在外观细节上,它和新一代的丰田车一样,带有很多空气动力学优化的细节,譬如A柱的三角区域、后视镜上方乃至尾灯罩等部分都有整流的小突起,感觉十分用心。

内饰也是来了一番大革新,无论是造型还是做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控台的造型不但更有传承性,而且比起死对头十代雅阁和刚上市的新天籁要有新意多了。不过BUG也是不少,譬如说中控台的按键变得细长扁平,虽然造型上很有科技感,不过不可避免地手感会有所下降。而且中控屏幕的反光现象也有点严重。看来要想拥有炫酷的内饰,多多少都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方向盘的设计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两个小瑕疵,一个是三九点位置的两个凹槽和外层的皮料包裹不是很贴合,有一点空;另一个是多功能按键的布置,由于两侧行车电脑、自适应巡航的控制区面积偏大,所以多媒体控制的按键被迫分拆成左右两边放在下方,刚开始上手的时候要花点时间适应。

车载系统也是一个大槽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倒车影像“管得太宽了”。看来丰田把安全的优先级看待得十分高,车上配备的环车影像非常容易被触发,哪怕是中低速时的转向也会被激活,而且介入的方式十分粗暴,直接把后台的多媒体音乐打断,甚至还干扰到了蓝牙的连接。苹果的情况我不知道,似乎这个系统和安卓手机的蓝牙连接不但难用,最多只允许五台手机接入,而且稳定性很差,有一次倒车切入影像视图之后,再换回D档蓝牙音乐就无法重新播放了。这方面的体验和大众系车型比实在差太远了。

最后就是空间的问题。为了追求运动化,在新平台的开发理念下,优化布置、降低重心就成了一大核心思路,这的确给新凯美瑞带来了很不错的运动底子。不过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储物空间的挖掘能力不如从前了,而且空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点影响。从我1.75左右身高来看,后排的座椅臀点偏低,同时座椅坐垫角度不够倾斜,腿部支撑性只能是刚刚好够用而已,而且全景天窗的引入、后排地台中央的巨大隆起、加上坐垫下占据大量空间的电池,使得后排坐垫不但偏薄,而且中间部分几乎没啥头部空间可言,如果后排要坐三个人应急的话,中间那位一定相当难受。这就是所谓的“针无两头利”,有得必有失吧。

动态篇

要讨论凯美瑞的动态表现,最不能绕过的就是认识这台混动车的核心部分——最新一代的THS II混动系统。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大厂,丰田在工程能力真的是很强,它总是十分擅长在成本控制、质量可靠性、产品表现方面取得一个非常好的平衡。这套混动系统,就是它在这方面的最好体现。如果你是一个对机械工程很感兴趣的人,一定会十分感慨这套混动系统的厉害之处。虽然它看上去结构十分简单,然而仔细揣摩下来,你会发现它在运行逻辑方面的设计真的是精妙无比。

THS的大致原理图,这也是所谓的PS(功率分流型)混动结构布局,发动机、电机既可以单独出力,也可以同时出力

从原理角度来看,整个THS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一套固定速比的行星齿轮系统。利用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转速之间的关系,它就轻松完成了如此多的不同工况下电机、发动机和车轮之间功率流的协调,连贯的变化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平顺性。而且整个系统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离合器,仅引入了少数锁止机构,结构尽可能精简,既控制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方面优化性能体验,的确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不过实际的THS系统还是相对复杂一点的,第一代应用的THS用了两套电机和两套行星齿轮组,其中两组行星轮共用齿圈输出动力;而第二代的THS直接把主电机MG2的行星轮组改成更简单的平行轴齿轮组,而且电机布置由共轴改为平行轴,进一步简化结构、节约轴向布置空间

再来看看实际体验。我是一个对运动型车有强烈偏好的人,所以刚上手这类HEV时是感觉有点惊讶的。光是点火时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已经有些不太习惯了。不过,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评判这一套动力系统的话,它在驾驶性方面的表现,感觉就像是无限接近于完美的2.5L自然吸气动力,尤其是市区、以及城市快速路上的行驶表现。

注意,我说的是驾驶性方面。首先,它的平顺程度可以说是我目前接触过的非纯电动车中最出色的。从全油门、中度油门、轻油门,或者是给不同油门开度之后再放掉,无论怎么挑战它,也没什么多余的抖动。配合地板油踏板,油门初段的响应真正做到了“灵而不窜”。而且松油门之后,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动能回收效应,但它依然有着很高的滑行效率。看起来,丰田的工程师依然希望让它的驾驶体验更靠近于传统的燃油车。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弱点的。首先,受限于这套混动系统的结构,发动机、电机、输出轴之间的转速是固定的线性关系,这也代表着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转速是会被相互牵制的——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得两者无法同时实现最大出力。

反应到实车上的问题,就是它的绝对动力水平。虽然账面上它的综合马力达到了218匹,百公里加速有8.5秒,但全油门加速时几乎没有什么推背感,只有速度表的数字不停攀升,动力输出线性得很不自然,就像是搭配了一套很精湛的CVT。而且它全油门下的加速力道,感觉比普通的2.5L自吸动力也强不了多少,当然这或许和高达1.66吨的车重也有关系。

其次,它在驾驶模式选择方面的设计,我个人是觉得比较鸡肋的。这套动力系统带有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节能模式(ECO)、普通模式(NORMAL)、运动模式(SPORT),然而它们只是在比较小的油门开度下,才有响应上的差别,但是对于比较喜欢“大开大合”踩油门的我来说,三种模式下的输出基本没什么差别。它甚至带有一个强制优先使用电池电量的EV模式,只不过对于一台电池容量很小的HEV来说,这玩意似乎也太鸡肋了……

另外,它还仿照传统的手自一体变速箱车型,保留了带有6个不同档位的S档。但是这个S档可不是运动模式(Sport)的意思,根据大神@张文川的解释,这里的S档其实是序列式变速箱(Sequential)的意思,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下坡时,针对不同的坡度,模拟不同力度的发动机制动效果。我试了一把S档,它虽然也带有模拟转速变化的效果,但是这样做其实除了让人不会感觉太别扭之外,基本没什么意义,而且全油门加速的时候,发动机转速还是会和档位脱钩的。其实,只要你能够灵活运用油门和刹车,基本上D档就足以解决大部分工况了。我留意到网上有一些声音,觉得可以通过控制S档或者其它方面的设置,尽量减少刹车损耗,更多地回收动能,甚至希望像开电动车那样实现“单踏板操作”。不过我个人觉得,在汽车日益智能化的今天,这方面的事情完全交给行车电脑就够了,保证驾驶体验和行驶安全性显然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它的隔音之差有些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以往我的印象里,丰田在同级中的隔音表现,一般是介乎于本田和日产之间的。然而这台混动凯美瑞的隔音水平,似乎比死对头雅阁的1.5T版本还要差不少。低速仅有电机运转的情况下,胎噪就已经很大了。油门稍微加重一点,发动机就会介入,而且噪音很大,感觉就像是有意和胎噪衔接一般;到了中高速的时候,发动机噪音和风噪更是明显增大。另外,临时停车时一旦电池的电量不足,发动机立刻会启动给电池充电,此时的动静还是蛮大的。总体来说,这样的隔音在近一两年推出的新中级车里,似乎只能说是及格线以上的水平吧。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混动系统本身占据的成本太多,丰田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也可能这算是丰田工程师让它的体验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的一种方式吧。

不过,它的底盘调校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感觉上已经很接近运动型车的门槛水准了。

首先转向的阻尼感很丰盈,虽然顺滑程度不如十代雅阁,而且电子味也比较重,缺乏路感,回正的速度也慢了点,但是随角度、随车速的阻尼加重做得非常不错,模拟得很像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而且指向十分精准,虚位很小,设定的比例也很紧凑。刹车初段感觉有点弱,但是往深踩之后力道也还足够,脚感再线性一点的话就不错了。悬架则有点偏硬,厚实感、紧致感很出色,而且侧倾的支撑性也很到位。所以,哪怕它是一台看似应当很温和的HEV,快劈起来也是乐趣十足。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油耗问题了。不过在这里事先说明一下,我并没有因为它是混动车就有意去刷一个低油耗的成绩。相反,我为了验证它的性能一直用相对激进的风格去催逼它。事实上,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城市快速路、高速上渡过的,所以它最后做出的油耗成绩也不过6.6L/100km,但是这对于一台B级车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对我来说,买这么一台高价的混动车,刻意去省油没什么大意义,反倒是怎么“虐”都不用心疼油钱还来得爽快实在。

总结

从结果看来,这台混动凯美瑞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运动型买菜车”,虽然小细节能挑出的毛病不少,不过整体来说体验还是相当出众的,尤其是整套动力系统的驾驶性已经非常完善了,算是瑕不掩瑜吧。

不过很遗憾,这恐怕又是一台“你买我推荐、我买再想想”的作品。为什么?知道这货多少钱吗?——裸车价近24万、落地价格28万多!虽然在它的配置单上,十气囊、除并线辅助以外的全套ADAS(驾驶辅助系统)、前后雷达+环车影像、全景天窗、LED自动大灯等已经算是很齐备了,不过28万买一台没有“绿牌”的凯美瑞,真的可以吗?不过这家伙在广州的街头能见度,似乎还是挺高的,难道这又是一台很不错的“广东特供车”?

相关文章

甘肃交达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公告(甘肃省交通设计院新闻)

01单位简介 交达科技是工程检验检测服务高新技术服务型企业。在工程检验试验、工程检测、工程测量、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咨询、科技孵化、教育培训等多领域为客户提供创新、优质的专业化技术服务...

再创品牌新高峰 汕头溢通获得意大利欧迪臣代理权全新FORZA系列DSP等新品重磅发布(汕头溢香)

再创品牌新高峰 汕头溢通获得意大利欧迪臣代理权全新FORZA系列DSP等新品重磅发布(汕头溢香)

欧迪臣一直以高品质的汽车音响产品蜚声国际,它的温和、细腻和贵气为发烧友、消费者所推崇,是欧洲风格的典范。随着短视频娱乐化、去中心化时代的到来,汽车音响大众化浪潮席卷国内市场,在这一场汽车音响...

真的假的?汽车圈里有哪些愚人节玩笑(汽车骗局)

真的假的?汽车圈里有哪些愚人节玩笑(汽车骗局)

生活就该过的有些娱乐性。汽车圈一直都是富含娱乐元素的群体,哪怕是过个“愚人节”,依然在真真假假中找到一些企业诉求。 今年愚人节,汽车圈里都有哪些玩笑呢? 大众要更名——假的!...

双十一打假|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水好深,个别实测容量不到标称1/6!(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使用注意事项)

双十一打假|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水好深,个别实测容量不到标称1/6!(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使用注意事项)

近年来,私家车越来越多,而且,很多私家车的车龄已经到了六年以上,以电瓶为首的各种配件也都慢慢进入了衰老期,一不小心就遇到”趴窝“等尴尬情况,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会给电瓶带来更多的考验,如果承...

日常实用性测试横评:热门紧凑型轿车篇(紧凑型轿车前十名)

日常实用性测试横评:热门紧凑型轿车篇(紧凑型轿车前十名)

现如今的汽车市场中,车型种类可谓繁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紧凑型车市场依旧是最受消费者欢迎,且体量最大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是众多汽车生产厂家主力车型的聚集地。究其原因无外乎大空间和性价比,不仅可以...

【汽车人】长马CX-50极限测试,挑战严苛高原环境(长安马自达cx52020款)

【汽车人】长马CX-50极限测试,挑战严苛高原环境(长安马自达cx52020款)

继在牙克石和南方热带地区开展极寒和耐腐蚀性测试之后,长安马自达MAZDA CX-50再度驶上青藏高原昆仑山巅,开启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限高原测试之旅,深度验证新车在高寒地区的耐久性、可靠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