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20年第一批测评结果发布了吗?(中国汽车健康协会)
7月23日,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以下简称“健康指数”)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2020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总的来看,测试车辆在车内健康方面的表现逐步提升。随着健康指数测试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在推进中国“健康车”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 VOC/VOI管控技术升级 本期测评结果显示,各车型在VOC(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I(车内气味强度)板块整体较好。 在VOC测试中,各车型苯健康危害指标在常温、光照、通风工况下得分率均较高,甲醛健康危害指标结果差异主要来自常温工况,综合污染指标的扣分点集中在光照工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甲醛无法管控——部分车型在常温工况下甲醛散发量仅为国标限值的10%,即使在高温工况下甲醛散发量也较低,不超过国标对常温下甲醛的管控限值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出现了自健康指数发布以来首 款VOC板块满分车型。据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技术负责人宫宝利介绍,VOC测评规程包括“健康危害”、“综合污染”两个评价指标,满分为70分。在本次测评的车型中,长城汽车魏派VV6(2021款2.0T两驱智享+)成为VOC板块首款满分车型,在常温、光照、通风工况下,车内“五苯三醛”的含量均得到较好管控,起到了示范作用。 从测试结果看,VOI板块高强度气味物质的种类明显减少。绝大多数车型在常温和光照工况下车内气味强度和2019年整体测评结果相当,但从分析仪的谱图上来看,本期测评车辆车内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高强度气味物质的种类均明显减小。烷烃(直链、支链、环烷烃)及苯的同系物这类对健康危害较小的物质占据车内VOC物质种类的80%,虽也检测出部分酯类、醚类、醇类化合物,但无论从种类还是含量上看,均比去年同期测评的车型有了较大改善。 健康指数管理中心认为,随着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相关指标的要求不断提升,国家持续不断推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宣贯,主机厂也在不断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车内空气质量提升是必然。“健康指数将积极发挥检测的作用,引导企业更好地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针对如何提升车内污染物管控的问题,健康指数管理中心建议车企要从材料生产工艺和材料储存运输上加以管控,制定一套针对不同材料、部件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