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10万人次!“好久没见这么多人了”,车企在此重燃信心(三天不见十分想念下联)
风口财经记者 娄花
“好久没见这么多人了!”成达别克市场总监吴玲感慨, “今年一二月份市场低迷,这次车展的超高人气,让我们重拾信心,前三天就已经成交100多辆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2月销量也不及预期,急需提振市场信心。3月3日-3月6日,由青岛市商务局为指导单位、由半岛都市报、青岛市汽车品牌店协会主办的“2023春季国际车展”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可谓恰逢其时,当车市消费低迷遇上山东“首展”,必将开启不一样的、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政企媒联动,正在举办的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以火爆场面作答,仅前三天就有10万人次逛展、嗨购,消费信心从此重燃,打响了提振车市消费第一枪。
走出“低迷”“受春节、车购税等方面的影响,今年1月、2月的销量都跟往年比有所下滑。”广汽丰田销售经理周杰特别渴望有一场“及时雨”提振市场的信心。无独有偶,成达别克市场总监吴玲也有同样的感受,希望三月份能一改一二月份的市场低迷,冲出不一样的业绩。他们争先恐后报名了2023春季国际车展,努力寻求突破的机会。
“好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别克市场总监吴玲跟同事们一起忙着为前来逛车展的消费者介绍每一台车,周六周日两天人流达到高峰,忙到下午六点半,“我们前三天现场成交的车辆已经达到了100多辆,既有别克、福特这样的合资车,也有捷豹、路虎等高端车,周一最后一天估计也能有不错的销量。”吴玲信心满满。
因政府现场消费券的发放以及80多个品牌600多个车型的集中亮相,消费者既可以一站式购车,省时、省心又能享受政府及厂家的双重优惠,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火爆场面刷爆微信朋友圈。

车市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样的人气才是车展本该有的样子。”广汽丰田销售经理周杰说,前两年,因疫情影响,很难看到这么多人,随着疫情新政的实施,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前三天已经成交30多台车。
事实上,车企看重的不仅是车展现场的成交,还有车展带来的“长尾”效应,“我们在展会不仅卖车,更是主动接近顾客,跟更多的意向、潜在消费者建立联系,把产品推出去,而不是坐等顾客来。”吴玲坦言车企的经营策略逐步改变,本次展会的超高人气,让车企积累了更多的客源。
“本次展会为今年开了好头,也实现了客户补流,车展结束后我们慢慢消化。” 周杰说,“车展为市场的恢复增添了动力,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看好未来的市场。”
打响“头炮”不仅是传统的车企,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车企业也期望在春季首展,迎来好彩头。
在展会现场忙得不可开交的特斯拉山东城市经理李冰,2016年进入这一行业,当时新能源汽车企业没几家,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一赛道越来越拥挤,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份额已经占据了27%左右,仅展会现场就有20多家新能源车企业参展。
随着“国补”的退潮, 在这一竞争日益激烈的赛道,车展无疑是让消费者快速了解、体验品牌的最佳之地。
“以前我们参加北京、上海的车展比较多,现在随着战略的下沉,让更多的人体验这一品牌,我们参加了本次春季车展。”李冰跟同事们为本次车展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记者现场看到,刚开展不久,这里就排起长队,不仅Model Y、Model 3的上车体验引起很多人兴趣,白车身、小粘贴等也不断“留客”。
“我们不断在青岛扩大版图,已经开了三家店,车展是为消费者不断接触到品牌创造了很好的场景。”李冰透露,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两款新车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交付。

“人气又回来了!”小鹏汽车城市经理张崇超说,跟整个行业的情况一样,小鹏汽车一二月份的成交量表现一般,希望能在这次车展开启新的局面,“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因为前年的春季车展就取得了不错的成交量。”
2021年成立的飞凡汽车也在展会展示了他们的首款车R7,“车展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新能源车品牌,新能源车跟手机相似,更新快,所以对线下的体验感要求很高,春季首展理所当然是我们的必选。”飞凡汽车山东区域经理朱志琪说,首展也将开启新一年的希望,并且也是新品发布预告的平台。
3月5日,工信部部长明确表示,今年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也释放出提振车市的信号。
随着国补退潮,小米、华为、阿里等巨头争相加入这一赛道,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大洗牌,成本控制、产品力、服务能力将是考验车企能否赢得消费者的关键,尤其是新能源车对体验感能级要求不断提升,车展必然成为车企竞技、相互切磋的重要场景。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疫情三年,对会展的影响首当其冲,如今车展的超高人气不仅提振了消费的信心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下青岛正在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国际会展名城”,政企媒联手打造的车展树立了提振信心、拼经济、促发展的标杆。
青岛正以“等不得”的心态抢跑赢先机,搭平台、强赋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广迎天下客,共促高质量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