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品牌的安全测试表现怎么样?
小鹏汽车G3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结果出台,获得和凯迪拉克,宝马等越级车型同样的成绩,整个舆论为之沸腾,新势力造车超越合资车型成为当最热的话题。 如果不算健忘的话,就在年初,小鹏汽车获得中国新车评C-NCAP5星评价且分数位居新势力第一,位于批次中除了奥迪之外总分第1名。 如果和大包子狸一样,收看过18年12.12的小鹏G3发布会的鹏友,也许还记得何小鹏先生在发布会G3关于安全的描述,他说:一辆安全的汽车是可以带着父母,妻子和孩子一起出行的汽车。为了小鹏G3的安全,我们拼尽一切,耗尽全力,撞毁了超过60台车。 当时,我觉得,这不过是为了销售的夸大罢了,哪一辆车不宣传自己安全呢,毕竟对于十几万价格左右的汽车,能做到基本的安全就可以了,并没有对这辆的越级安全表显有更多的期待。我记得我买车的时候还和妻子说,主要市里开开,安全问题不是特别担忧。结果昨天中保研结果出来,妻子第一时间告诉我,你脸疼吗?回家做饭,拖地,洗衣服,打脸三连走起来。既遗憾也高兴,小鹏和何小鹏先生兑现这个承诺,在这个一切似乎都没真话的世界里,商人真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似乎很没有道理。 那么,利用脑海里还没有死去的记忆,大包子狸带大家重温一次小鹏G3给我们的5项安全吧。 首先主动安全,不发生碰撞是最安全的选择,G3不仅要考虑驾乘者的安全,还考虑行人、车辆本身、街道其他车辆的安全。做同价位区间毫无争议的标杆,而且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价格数倍于G3的豪华车型。G3车身集成了20个智能传感器,其中12个超声传感器、5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实现了AEB自动紧急制动和前向防碰撞检测,再加上疲劳检测和分神预警。这在今年的同级车里还未不普遍,更不要说18年。 其次被动安全,小鹏G3全车采用笼式车身,前纵梁与副车架、前纵梁牢固连接,再与前围横梁和A柱搭接,形成坚固的框架结构。在碰撞发生时,球笼式框架能够将碰撞力通过多路径分散,有效降低局部受力,减少前围侵入。车身上强度钢材占70%,980-1180MPa超高强度钢板占6.7%,1500MPa热成型钢板占7.5%,在同级车中处于领先地位;全系标配多安全气囊、博世9.3车身控制系统。可以说,被动安全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在18年超强度钢板的价格并不低,小鹏采取如此之高的比例,确实诚意满满,连续两场碰撞测试也说明了结果。 还有电池安全,电池组将安全作为首要指标,搭载多项独创安全技术,先后完成了多轮2倍于国家标准的安全和耐久测试。电池包底部采用了钢铝合金技术和冗余空间设计,确保电池包的强度和安全。热管理技术采取了和特斯拉相同的绝缘安全管理策略,确保电池温度管理的可靠。因为小鹏是较早公布自己电池测试录像的企业,2倍于国标,而且给我们亲眼可见,这也是我选择小鹏的重要原因。 然后就是 智能安全,小鹏设置独立的安全芯片,就好像在车辆系统外面设置了专门的防御堡垒,这和平常的加固围墙是不一样的。而且小鹏联合了科恩实验室、艾迪德、阿里云等数据安全领域的顶级机构,共同研究智能汽车安全架构。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方面,G3物理隔离自动驾驶设计,确保了事关重要的驾驶安全。再加上云端AI安全预警、手机端白盒加固,构建完整防入侵体系。确保不应为黑客入侵影响安全驾驶。 健康安全,主要大概是疲劳检测,空气净化和心跳检测,疲劳检测通过几次升级已经越来越好用,每次打哈气的时候就会勒紧安全带提示我,至于睡觉提醒,这个情况还没发生过,所以也不知道会不会自动升降车窗。空净化还挺好用,这几天雾霾大的时候就会提醒我要不要打开净化,然后几分钟就能净化完毕,然后我打开窗户,他又来提示。。。而心跳检测,这个功能目前还没有上线,继续保持期待吧。 这就是一辆G3,一辆在安全上有着越级表现和成绩的新能源智能车,安全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除生理需求外的底层基础。“平安到家”四个字,是用户对于一次出行最基本的期待,也是每个汽车最重要的任务。智能是小鹏最靓丽的标签,比如下面的AEB系统,在主动安全情况下也回加大驾驶车辆的安全体验。 智能,首先要为安全而来。智能汽车,安全能力是基础,体验优化是核心。只有扎稳智能安全的基础,才有资格去畅想更美好的智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