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有哪些专业的测试?
不请自来, 汽车测试的种类纷繁复杂,无论是整车测试,还是实地高温高原挑战,目的只有一个,便是通过各种极端环境条件考验“整车”或“单项部件性能”,通过实操性验证理论,发现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潜在”及“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综合性能,满足用户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向市场交出满意的答卷。 汽车行业测试可分为两种: 一、“常规性的汽车整车测试” 车企内部对上市前车辆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把控(不对外公开),在此期间,对汽车的设计、研发、优化都直接或间接涉及汽车整车试验,可以说汽车整车试验项目贯穿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整车测试并非仅简单的针对单项部件试验,其测试内容也涵盖整车部件。 汽车整车测试包含:整车可靠性试验、NVH试验、HVAC试验、EMC试验、化学分析试验、车道路性能试验,六大测试内容; 汽车整车测试,其目的便是在于汽车厂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车辆性能,发现汽车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缺陷及薄弱环节,了解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生产出符合预期的推向大众的产品,整体性提高汽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环境适应性测试”中的三高测试 三高测试的名号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中国拥有的是世界最严苛的“三高”测试标准。 (在汽车行业,三高测试通常是指高温、高海拔、高寒)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最热与最冷地区温差接近100℃,东部平原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落差接近4000米。 能跑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汽车,几乎也能跑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标准车”。 1、高温的影响 对于内燃机来说,气温首先会影响进气温度,而进气温度又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进气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另外,当空气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氧含量也会降低,进入发动机汽缸内的充气量减少,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对于既有内燃机又有电池组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高温下的考验只多不少(后面会详细展开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内容)。 2、高原的影响 众所周知,内燃机工作需要足够的氧气,高海拔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很可能让汽车的动力也出现乏力,甚至无法启动的“高反现象”,在高原地区的山路起起伏伏上,没有充沛的动力可能寸步难行。 3、高寒的影响 对于内燃机来说,高寒条件下燃油不易蒸发气化,“混合气”形成条件差,进而发动机不易起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各部润滑油和润滑脂粘度增大,可能会导致车辆起步和加速困难。 除了“三高”外,环境中的高湿对车辆的“制动系统”影响也不容小觑,由于刹车油容易与水混合,大量积聚在刹车油箱上的水蒸气很容易进入制动液,制动摩擦高温下水易蒸发,间接导致高湿环境下引发制动系统故障等。 当季正值炎夏 “双高测试(高温/高原)”逐渐成为了当季中国车企的“必考项” 然而“双高”下的智控技术测试,可称之为卷末的“思考题” 提到汽车智控,7大动力域测试分别为:智能驾驶管理、智能能量管理、智能动能回收、智能功率管理、智能动力管理、智能热管理、智能NVH管理。 1、智能驾驶管理: 2、智能能量管理: 3、智能功率管理: 在一系列因素下(譬如环境温度、发动机/油温、水温、电池温度及环境等条件下),智能调整车辆驱动系统的功率分配,使得动力系统效率保持最优值。 4、智能动能回收: 5、智能动力管理: 6、智能热管理: 更快地使动力系统部件达到最适宜温度区间内,以提高动力系统整体性能。 7、智能NVH管理: 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整车NVH品质,从而不断满足法规和客户的要求。 说到这里,为什么各大车企都要去做对车辆动力系统的测试呢? 主因是汽车动力系统于用户体验密不可分。 智能动力管理可以为驾驶者带来随叫随到的动力体验。智能能量管理可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耗能。智能功率管理可以使整个动力系统保证在高效驱动间并兼顾油耗和动力。智能驾驶管理可以实现车辆保持高效能、低耗能下的舒适驾驶体验。智能NVH管理是汽车是否高级的关键因素。智能动能回收与安全与车辆能耗密不可分。智能热管理可以使车辆拥有更经济的油耗以及更安全的用车体验 总而言之。“七大汽车动力域测试”落点即是在“安全”“低能耗”“高效能”“用户体验”上。而雷神混动系统在以上7大领域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 (近期雷神动力正在进行动力域智控系统高温高原挑战,敬请期待!) 说到最后, 车企测试目的便是要做到在这些高原高温,亦或是在高寒/高潮湿环境变化下,既保证车辆高效的动力输出体验(清晰的驾驶体验)、具备燃油经济性,还要保证在高原路况下的车辆行驶质感/稳定性。当然,除了燃油车纯电车辆和混合动力汽车还要考虑电池,即在车辆各温况下,“各SOC条件”下的续航稳定性等等。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逆行候鸟”的车企的努力与坚持,才会让投入市场的产品经得起考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