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2018汽车之家豪华中型SUV横评(汽车之家2018最新报价易车网)

admin2年前行业信息216

[汽车之家 大型横评] 当这篇文章上线的时候,2018年马上就要跟大家告别了。每到年底,各类全年盘点会层出不穷,为大家总结回顾过去的一年。2018年,中国市场的SUV车型销量增速放缓,热度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不少重磅SUV车型推出,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了近一年多以来上市的七款热门中型SUV的对比评测。它们均来自豪华品牌,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在这次的对比中也都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那么它们在不同的项目表现如何?最终谁可以夺得冠军?我们在文章内一一为你解答。

为什么选择了这七款车?

本次横评我们选择的七款车分别是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奥迪Q5L、宝马X3、奔驰GLC L、凯迪拉克XT5、沃尔沃XC60和英菲尼迪QX50(文内采用字母简写车型名称)。这几款车是网友关注度比较高的,其中奥迪Q5L、宝马X3和奔驰GLC L更是热度空前,当然,同级别还有其它比较具有竞争力的车型,但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它们没能参加本次横评。注:文内车型排序按照品牌拼音首字母顺序。

我们选择的车都是各自车系的顶配或者次顶配车型,它们同样都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但在具体配置和售价方面会有所不同,文章内会有相应的详细阐述。

外观和车型尺寸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是一款外观设计极具个性的车,前脸造型承袭了阿尔法.罗密欧家族的经典造型,有着很高的可识别度。车尾的线条圆润,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两个彰显着性能的粗壮排气口。因为中国市场上阿尔法.罗密欧的保有量比较低,所以这款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很有新鲜感的。

奥迪Q5L

全新奥迪Q5L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了高度一致,与上一代车型圆润的车身不同,新Q5L在各个细节的位置都采用了更为棱角分明的线条,不规则六边形的前格栅搭配锐利的前灯组造型,使整体的视觉效果更加运动。车尾部分的全LED尾灯造型时尚,尾部的整体视觉效果宽大、厚重,相比于海外版车型,新Q5L的轴距加长了88mm,比上代多出了101mm,这也是它的卖点之一。

新Q5L标配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这套系统没有采用此前的托森式中央限滑差速器,而是采用了多片式离合中央差速器,quattro ultra可以断开与后轴的连接,让动力全部输出至前轴,提升燃油经济性。

我们的测试车是M套件版本,年轻化与现代感是最为突出的设计主旨。宝马X3的外观设计并不是最为个性的也不是最豪华的,但它很好的掐准了均衡的点,有一种更容易让人亲近的感觉。全新一代X3的车身轴距有了54mm的加长,加长后达到了2864mm,即使直面Q5L,X3在空间方面的表现也毫不示弱。

奔驰GLC L

奔驰GLC L的外观其实不需要说太多,新车的变化并不大,整体依旧维持了GLC圆润饱满的设计风格,与GLC相比,GLC L的轴距加长了100mm,这让它在面对同级别竞争对手的时候更多了几分底气。

凯迪拉克XT5

从外观上看,XT5是非常有气势的一款车,有着典型的美式风格,凯迪拉克家族经典的设计元素在它的身上都能找到,星瀑式大灯、盾式前格栅和闪闪亮的电镀轮圈都让它显得很高调。凯迪拉克XT5是参与对比的七款车中唯一一个搭载了弱混系统的,XT5 28E所搭载的电机采用独立的90V电压供电,其最大功率为6.6千瓦,最大扭矩49牛/米,同时它所搭载的9AT变速箱也是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的一个点。

沃尔沃XC60

现款沃尔沃XC60是2017年12月底上市的,现款车型与上一代车型相比,车身尺寸有了明显加长,在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雷神之锤大灯依然是属于沃尔沃的独特标签,车身线条更为硬朗,与之前臃肿的身材不同,现在的XC60更多给人感觉的是干练和清爽。

英菲尼迪QX50

全新英菲尼迪QX50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发动机都进行了新的升级。动力方面,抛弃了老款的2.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换装了搭载可变压缩比技术的2.0T发动机。外观整体设计上也更为趋于年轻化,前脸造型更为凶猛、动感,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相信这样的设计也能俘获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外观小结:

在外观设计方面,每款车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各自的家族化特征也很明显。在当下主流审美变得年轻化和运动化的趋势下,它们也都在设计上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车身尺寸方面,凯迪拉克XT5的长度和宽度都是最大的,看上去十分“魁梧”,加长后的奔驰GLC L在轴距方面占有领先优势。

内饰设计及用料做工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Stelvio的方向盘看上去比较小巧,醒目的换挡拨片和发动机启动按钮有着独特的魅力;仪表盘的样式比较常规,行车电脑显示屏的尺寸也不大。方向盘的握感比较细,材质细腻程度不如其它几款参评车型,但这些对于喜欢Stelvio的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重要,两个巨大的金属质感拨片已经足够拨动他们的心弦了。

中控台整体使用了较多的硬质材料覆盖,也没有使用比较显档次感的木纹饰板或者金属饰条进行修饰,在做工方面也不够细腻,细节处理略粗糙,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Stelvio的内饰没有很强的豪华氛围。

奥迪Q5L

中控台上同样采用了大面积的软质材料包裹,也使用了木纹饰条进行装饰,但当你一眼看过去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欠缺一点豪华感,整体配色也是比较“冷淡”的风格。

方向盘的握感偏细,三九点的位置带有凹槽,握起来更舒适,也展示出了年轻运动的一面;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显示效果很赞,可显示内容十分丰富,单就仪表这一项来说,Q5L是领先其它对比车型的。

宝马X3

真皮包裹的M运动型方向盘手感很柔软,是七款车中握感最为舒适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换挡拨片也在时刻撩拨着你的驾驶欲望;全液晶仪表盘的显示效果出众,驾驶信息丰富、直观,根据驾驶模式不同仪表的显示效果也会随之变化,无论你是环保主义者还是运动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奔驰GLC L

GLC L的方向盘与Q5L一样,在三九点的位置也设置了凹槽;仪表盘的样式比较传统,显示效果精细,信息简单易读,行车电脑操作起来很顺手。

凯迪拉克XT5

方向盘有些偏大,设计和配色都展现着浓浓的美国范儿。仪表的风格简单明了,中央8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承担了主要的信息显示任务。

顶配车型提供HUD抬头显示系统,显示的效果比较清晰,时速显示是固定的,显示转速、导航或者多媒体则需要手动进行切换。XT5还配有流媒体后视镜,10英寸的流媒体后视镜能够实现80度广角视野,相比于传统的后视镜,流媒体后视镜不会被车内的物品和后排乘客干扰,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观察条件。

沃尔沃XC60

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握感并不算粗壮,整体手感偏硬,但是皮质的包裹还是比较细腻的;全液晶仪表盘与S90是一致的,科技感没有Q5L那么强,但显示的精致感却更胜一筹,仪表中间位置的行车电脑信息显示丰富,调节方便。

英菲尼迪QX50

我们的测试车选装了圣托里尼内饰套装,这个选装包内包含Ultrasuede™麂皮顶棚、真皮座椅、枫木饰条、真皮包裹的手套箱区域和门板内衬,还包括了Ultrasuede™麂皮中控台,这个选装包需要花费近2万元,但是可以换来豪华质感的大幅提升,对豪华品质要求较高的朋友可以进行选装。

常规的机械式仪表搭配液晶显示屏,整体缺少了几分科技感,但胜在简单直观,功能也还算丰富;方向盘握感饱满,触感细腻,多功能按键使用方便,但感觉在颜色搭配上少了几分年轻的气息。

多媒体系统体验

这七辆车的多媒体系统表现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都支持蓝牙的连接方式自不必说,但是在其他方式的手机互联方面表现的参差不齐。

Stelvio不支持CarPlay,但可直接连接手机将手机作为iPod使用,功能比较单调。Q5L除了支持CarPlay之外,还支持Audi Connect手机映射,使用起来稍显繁琐,但是功能比较丰富。

宝马X3的多媒体系统非常好用,最棒的是它支持无线CarPlay功能,这是领先于其它几个车的。当然,你也可以花费4000元去选装手势控制功能,让操作变得更“酷”一点。

XT5和GLC L的手机互联功能是最为丰富的,均支持CarPlay和CarLife功能,GLC L还支持Andriod Auto功能,但是实际使用的反应速度和显示效果还是XT5更胜一筹。

沃尔沃XC60的这块中控屏幕可谓是“屏内有乾坤”,几乎所有关于车辆的设置都可以在此完成,这也导致了屏幕上图标十分密集,每当要操作总要找一会,以防误触。XC60同样支持CarPlay功能,如果你愿意多花25800元去选装宝华韦健音响的话,这台车真的可以变成一个“音乐厅”,让你时时刻刻给耳朵做“听觉大保健”。

QX50的两块屏幕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实际使用体验并不好,上面的屏幕只能用作导航,而且导航版本陈旧,使用体验较差;下方屏幕的功能并不丰富,操作逻辑也不够人性化,所以在多媒体系统这一方面,QX50是七台车中表现最差的。

多媒体系统体验小结:

在对比的七辆车中,奔驰GLC L的多媒体连接方式是最为丰富,宝马X3则是使用起来最为顺手的,XT5紧随其后,综合表现也还不错。关于沃尔沃的多媒体系统,意见并不统一,这还是跟个人的使用习惯有关,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非常实用和容易上手操作的,奥迪Q5L的Audi Connect功能丰富,就是使用起来略显繁杂。最后,Stelvio的多媒体功能比较少,但如果只是日常用来播放音乐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英菲尼迪QX50的多媒体系统是综合表现最差的,功能丰富程度、操作容易度、显示清晰度都拿不到高分,在这一项排名垫底。

配置对比

本次参与对比的七台车都是各自车系的顶配或者次顶配车型,宝马X3和凯迪拉克XT5的售价比其它车型要高一些,这也很直观地体现在了配置对比上。除去这两个售价较高的车外,沃尔沃XC60和英菲尼迪QX50是配置较为丰富的,而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相比之下是配置比较低的,但不要忘记了,Stelvio的售价也是最低的。

乘坐空间表现

注:空间体验者身高176厘米。

Stelvio的空间表现在参与横评的七台车中并不是最优秀的,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如果身材高大一些的人坐在后排,可能会感到头部空间稍有些局促。前排座椅比较宽大,且质感稍硬,包裹感欠佳,后排座椅的柔软程度同样有待提高。

Q5L的乘坐空间表现不错,尤其是前排头部和后排腿部都有着充足的空间。Q5L的座椅质地比Stelvio更细腻一些,但在柔软程度上和Stelvio一样,都是偏硬的风格。前排座椅有着不错的包裹感,后排座垫角度比较平直,座椅舒适性欠佳。

宝马X3的乘坐空间比较充裕,且前排头部、后排头部和后排腿部都有着均衡的表现。前排座椅的柔软程度和包裹性表现都值得称赞,后排座椅对于腿部的承托也很到位,整体乘坐舒适度比较高。

轴距加长后的奔驰GLC L在乘坐空间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非常充足。但不得不指出的是,GLC L的后排座垫比较短,对于腿部的承托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后排的乘坐舒适性上打了折扣。

凯迪拉克XT5的整体空间表现与Stelvio相当,算是比较充裕的。值得表扬的是XT5的座椅柔软程度,前后排座椅都是宽大的风格,质地柔软舒适,且后排座垫对于腿部的承托也不错,整体乘坐舒适性可以给好评。

沃尔沃XC60的座椅乘坐起来会感觉比较硬,但是座椅的调节方式很丰富,如果选装了座椅按摩功能,那就可以边开车边享受“马杀鸡”了!还有一点值得表扬的是它座椅的支撑性,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优秀,对于乘客背部、肩部和腰部的支撑都很到位,即使是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受到十分疲劳。

英菲尼迪QX50的空间表现在七台对比车型中是主流水平,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没有落后于其它对手。座椅比较贴合人体曲线,柔软程度和包裹感适中,后排座垫对于腿部的承托效果也比较好。

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GLC L和Q5L的空间表现是最为出众的,这两台车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都有着充裕的空间;但考虑到整体乘坐的舒适性还是宝马X3更胜一筹,QX50的乘坐舒适性也不错,仅次于宝马X3。对于座椅乘坐感受来说,每个人的偏好不尽相同,如果你喜欢更好的支撑性和贴服感,沃尔沃XC60可能更加适合你。

参与横评的七款车后排地板均有一定程度的凸起,其中凸起幅度最小的是凯迪拉克XT5。如果后排中间位置一定要坐人的话,XT5、GLC L和QX50相对其它车来说更容易找到舒服的姿势。

沃尔沃XC60的座椅配置是最为丰富的,但这要建立在选择选装包的前提上,座椅的通风和按摩不能单独选装,需要选装价值19800元的高级Nappa真皮面料座椅选装包。

除Stelvio外,其它车均提供后排独立的空调,Stelvio只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在后排充电电源方面,七台车也都想得很全面,提供有USB电源接口和12V电源接口。

储物空间表现

Q5L的储物格设计比较灵活,有很多使用起来很顺手的小格子,增加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扶手箱也提供了两种变化方式,让储物更加便捷,门板的储物格比较宽大,实用性强。

宝马X3同样在储物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手套箱内的分区让日常分类收纳变得更容易,后排的组合式杯架和储物格提升了中央扶手的利用率。

XT5的储物格设计亮点在挡杆下方通道的镂空设计,这里被开辟出了一块可观的储物空间,只是拿取的时候可能会稍有不便。

后备厢空间表现

后备厢的空间表现如图所示,在后排座椅不放倒的前提下,Stelvio的后备厢进深有一定优势,三个行李箱装进去后,后备厢还有一定的空间,其它车辆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在后排座椅放倒之后,GLC L、Q5L和QX50的后备厢进深有明显优势。后备厢的储物能力会受到其最小宽度的限制,所以在后备厢宽度方面XC60处于领先地位。

天窗尺寸对比

七台车都配有全景天窗,采光长度最长的是Q5L,最宽的是X3,GLC L配备的是两段式天窗,后半段不可以开启。在对于车内整体通透感的营造方面,奥迪Q5L和宝马X3做得更为优秀。

7款车静态部分AH-100打分

静态部分的AH-100榜单出炉!冠军被宝马X3收入囊中,紧随其后的是凯迪拉克XT5,这两台车的总分为25.5和24.8,是比较优秀的水平;奥迪Q5L、奔驰GLC L和沃尔沃XC60的得分非常接近,分别为24.5和24.4分;后两名是英菲尼迪QX50和Stelvio,其中Stelvio的静态表现落后于其它对比车型较多,看来它只能寄希望于在动态部分进行翻盘了!

我们可以看到,宝马X3之所以能取得第一名是因为它在各个方面表现的很均衡,在附加配置、车内储物空间和外部质量三个方面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能得到第一名也就不奇怪了;反观XC60在外部质量、内部质量等六个项目上都拿到了高分,但在装载空间和附加配置上的明显短板让它与第一名拉开了差距。

静态小结:

我们来简单总结下这七台车的静态表现。XT5是最显大的,一眼看过去可能还会感觉它稍有些臃肿;Stelvio的设计是最为个性的,标新立异的设计让它很轻松地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加长后的GLC L变得更为优雅和舒展,和XC60一起,在Q5L、QX50和X3这三辆诠释运动感的车前展现着独特的气质。

内饰的体验方面,XC60展现了高水准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在对比车型中占据优势;X3、GLC L、XT5和QX50紧随其后,也都有着出色的做工,在材质使用上也毫不吝啬;Q5L和Stelvio是这几款车中在内饰氛围营造上做得不算出色的,尤其是Stelvio的内饰做工和材质使用,有点低于这个级别车型的标准。

在空间方面,七款车都表现出了应有的水准,其中乘坐空间表现最为出色的是Q5L和GLC L;在乘坐舒适性方面,X3、QX50和XT5的表现更加令人满意;Q5L和Stelvio的座椅舒适性则没那么抢眼。

◆ 动力系统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然成为这个级别的标准动力水平,只是根据配置高低情况进行高低功率的调校处理。这次全部测试车型均统一配备2.0T高功率发动机,凯迪拉克XT5相对比较特殊,最高配车型为2.0T轻混版本。关于供油方式,奥迪Q5L与英菲尼迪QX50为混合喷射,其余车型均为燃油直喷。

变速箱的匹配上凸显了不同品牌选择以及定位上的差异,除奥迪Q5L以及英菲尼迪QX50分别运用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以及CVT变速箱(可模拟8挡)之外,其余车型均为传统的AT变速箱。宝马X3、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均为采埃孚的8AT变速箱,沃尔沃XC60的8AT来自爱信,而奔驰GLC L以及凯迪拉克XT5都是自家的9AT变速箱。

从动力参数来说,每款车型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都相差不多,输出功率均在250马力左右,峰值扭矩在350牛/米-400牛/米之间,其中账面数据最好看的是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280HP。不过,数据硬核指标的单方面参考,与变速箱的匹配、调校以及实际能力更为关键。

◆ 驾驶感受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好在Stelvio 2.0T发动机优异的账面数据,最终成功转化为出色的动力表现。日常使用,包括“N”或者“A”模式,油门踏板的响应都很灵敏,充沛的动力储备已经可以随时回应你的召唤。甚至如果你切换至最为激进的“D”模式,每一脚油门都能够体会到400牛/米扭矩重重甩在地上的感觉,伴随着低沉的排气声,为你带来一份不一样的刺激。这绝对是七台车中,动力输出最为凶猛的一位,不为任何舒适性所随意妥协,就是这么率直。

来自于采埃孚的第二代8HP50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大家已经熟知,换挡速度以及平顺性是拿手好戏,很少会出现迟疑和犹豫。另外对我来说,方向盘背后硕大的拨片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勾引我去玩弄它一下,甚至在每次驻车启动时,我都会很自然的拨动升挡拨片,右手拨动切D,双手同时拨动切N,法拉利的玩法,这就是典型的意大利式乐趣。

转向手感与Giulia相同,依旧是那种过于轻盈的手感,甚至有些过火,不过这种设定虽然缺乏了路感反馈,但不欠缺指向性。底盘与悬架也是将韧劲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前排还是后排的舒适性都没有被过多的照顾,它更乐意于刺激你的敏感神经。真的,如果不是重心很高,你甚至会忘记你是在驾驶一台SUV。慢慢你就会发现,这台Stelvio更像是一台驾驶者之车,它绝不是一台死板的中型SUV,最为与众不同的驾驶感受让它成为这七台中型SUV中最具个性的一位。

奥迪Q5L

仅就动力表现来说,奥迪Q5L真的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对手,所以日常代步使用,它开起来属于最省心的类型,简单粗暴的轻快。但正是这样的设定让它成为最欠缺驾驶参与度的一位,电子味儿十足,总是很难让人深度参与进来,缺乏鲜明的特点。

这一代奥迪Q5L使用DL382 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取代了曾经的8AT变速箱,带离心摆的双质量飞轮可以有效抑制发动机在低转速下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双离合器变速箱的优势在于出色的换挡速度,能够营造更强的加速体感,而缺点自然也很明显,那就是一直以来无法出色解决的偶发性低挡位顿挫,终究还是会影响一些日常行驶感受。

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的乘坐感受,Q5L的设定都比较中性化,舒适度适中。虽没有Stelvio那样过多的倾向于运动化,但在弹簧的阻尼以及回弹效率的设定上显然还是保证了整体的支撑性。所以,这台奥迪Q5L像是一个最为“中庸化”的代表,这个中庸化绝非贬义,只是因为它各方面兼顾显得有些圆滑,太适合佛系驾驶的拥护者了。

宝马X3

X3配备的这台高功率2.0T发动机拥有着绝对宽泛的扭矩平台,所以只要你需要,任何挡位都可以很轻松的调动它的动力,伴随着还有排气阀门打开后所带来的一些排气声浪,有点意思。非运动模式下,油门踏板的响应速度并不快,所以驾驶员完全不用担心开起来会过于激进。

来自于采埃孚的8AT变速箱调校的堪称行业标杆,无论换挡速度亦或是换挡逻辑,真的是相当的美妙,换挡速度不逊色于奥迪的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而平顺性也通过调校使得其表现比Stelvio以及XC60的更好。

不能否认的是,这一代宝马X3真的很讨编辑们的喜欢,除了动力系统,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扎实的底盘调校,包括转向以及悬架的设定,虽然没有Stelvio那么将运动特性彰显的淋漓尽致,但同时照顾舒适性以及运动性这两点上来说,宝马做的更加出色。但如果说起乘坐的舒适性,宝马X3还是有提升空间,悬架的韧劲足,面对颠簸路面时,还是会不太舒服。

奔驰GLC L

虽然进行了加长,但GLC L的驾驶感受与此前的标轴版差异不大,依旧是典型的德式机械味道。无论是发动机的输出、还是油门踏板的脚感,都是那种稳扎稳打沉重的感觉,对于油门踏板力度的设定,在保证精准度的情况下,不会给驾驶员制造太多的疲惫感。甚至当你全油门加速时,你都不会感觉到这台车出现性格转变,沉稳老练。

9AT变速箱在燃油经济性的控制上做的相当出色,对于每一次换挡的时机和逻辑也是调校的很成熟,但这台变速箱低速时偶发的顿挫感仍旧存在。

GLC L最讨人喜欢的依旧是它对于底盘厚重感的营造很棒,包括针对隔音以及厚重感的处理上确实有着标杆级别的水平,行驶质感没有因为加长的轴距而出现太多松散与瑕疵。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在车里你总会有一种很安逸的感觉,这确实也是一种魅力。

凯迪拉克XT5

XT5搭载的也是2.0T发动机,269马力、400牛/米的动力数据毫不逊色于其他车型,并且它配备有一套轻混系统,28E车型所搭载的电机采用独立的90V电压供电,其最大功率为6.6千瓦,最大扭矩49牛/米。添加了轻混系统之后的XT5在驾驶时与纯汽油版车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只是在起步阶段能感受到一点并不强的助力。开着XT5,你依旧有驾驶着美系大块头的感觉,又重又憨的,虽然整体的动力表现虽毋庸置疑,但相较于其他几位传统燃油动力车型还是显得绵软了一些。

9AT变速箱齿比绵密表现称职,在换挡平顺性方面值得赞赏,但是当你高速驾驶需要在急加速、急减速等驾驶状态交替的时候,变速箱的反应就没有那么灵敏了,你需要给它一点时间去清醒下头脑。

正如之前所说,XT5保持着浓重的美系风格,转向的手感厚重,而指向性却谈不上精准,甚至会稍有一点车头反应迟缓的感觉。坐在XT5里,觉得它更像是个移动堡垒,沉稳地坠在路面上,不被路面上的颠簸起伏撼动。所以,如果你能用一个放松的心态去驾驶XT5最为合适,享受着每一处细节设计和材质带给你的高级感,远比感受它的驾驶质感要幸福的多。

沃尔沃XC60

XC60就像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懂得给你足够的激情,动力输出上的体感与宝马X3很接近,一瞬间的爆发还是会有些眩晕感出现。横置8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很好,不过换挡速度不是太快,显然这是将舒适性权衡进去之后得到的综合结果。

但它同时也能带来与奥迪Q5L有着相似的驾驶感受,方向盘转向手感、油门刹车踏板的脚感都是非常轻的类型,开起来不累,友好绅士型,挺适合女性消费者。

作为横评中唯一选装空气悬架的车型,这台XC60确实在乘坐感受上要显得出色多了。悬架在滤振方面的能力很好,路面的细碎颠簸过滤的彻底,虽说车内驾驶员开起来没有什么路感,但乘客坐起来可是实打实的舒服,再加上优秀的底盘隔音,这使得车内这套宝华韦健音响有了发挥的空间,乘客真的是可以享受一下。

英菲尼迪QX50

别看QX50看起来斯斯文文,开起来俨然是另一幅模样,有些颠覆传统日系车的设定。2.0T发动机拥有着可变压缩比、双循环、双喷射等多项黑科技,甚至参数上也仅逊色于Stelvio而已,所以我丝毫不担心它的动力表现。动力整体输出持续性很好,力道非常足,唯一缺点只是发动机的涡轮迟滞相较于其他几位稍微明显一些,但并没有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可模拟8挡的CVT变速箱在日常使用中不仅照顾了平顺性,燃油经济性也是没得挑。但面对这台如此优异的发动机时,变速箱的反应速度和逻辑会有些拖后腿,踩下油门踏板的瞬间,充沛的动力储备不能够瞬间顺畅的爆发出来,让人感觉没那么痛快。

DAS线控转向尽可能提高了车辆的驾控感受,确实会为QX50增添一些驾驶乐趣,而悬架的整体设定比较倾向于舒适性,比较偏软,在应对一些快速变线和过弯时车辆的侧倾会明显很多。所以这样的前后设定就略显纠结,确实QX50有着出色的操控性和指向性,但舒适的悬架却不太能承担一些过于运动的驾驶方式,不如索性在舒适定位上走到底。

◆ 加速谁更快?

0-100km/h加速环节的测试成绩,在我看来已经不是对于动力参数的考量了,毕竟每一台横评车型的发动机参数差异很小,且都配有四驱系统。因此这个环节考验的是整套动力系统的设定调校,以及变速箱的传动效率。正如体感所给予我们的结论一致,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以5.77秒的成绩稳拿第一名,它也成为七款车型之中唯一一位进入“5秒俱乐部”的成员,没有起步控制系统,完全凭借凶悍的起步动作以及强大的动力输出和衔接来争取成绩,这种“野蛮”颇有些性能车的味道。位列2、3位的宝马X3以及奥迪Q5,是最后两位加速可以进入7秒内的选手,两款车都带有起步控制系统,且加速过程中两台车的变速箱换挡动作都很激进,成绩自然表现更好。

◆ 刹车成绩

按照我们的标准,100km/h-0刹车成绩39米为优秀。七款横评车型中,除Stelvio之外,其余车型刹车成绩均在39米以内,但Stelvio的刹车成绩也没有太差,40.94米的成绩依旧属于合格范畴。显然,Stelvio的四季胎此时真的耽误事儿了。

◆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环节,我们统一将七台横评车型内的空调开至通风1挡,A/C关闭,温度设定为23摄氏度,车辆均切换至最经济模式,排队行驶,半程前后交换位置,保证7台车行驶距离相同,平均时速均为30km/h。行驶道路主要为大量城市畅通/拥堵道路、环路以及少量高速路,最终油耗测试结果如下:

宝马X3的ECO PRO模式对于节油确实有显著帮助,我们都知道宝马的ECO PRO模式向来都会对油门灵敏度影响非常大,虽然不至于到影响正常驾驶的地步,但日常使用起来确实那种油门滞后的感觉让人不太容易适应。最终我们共行驶107公里,宝马X3以8.2L/100km的综合油耗成绩,摘得油耗测试最省油车型头衔。

◆ 噪音测试

通过测试数据不难看出,奔驰GLC L展现了出色的隔音水平,这也印证了前文试驾感受中我们的观点。整车行驶质感的营造以及底盘隔音都做的相较于其他车型更加出色,可以看到除怠速噪音之外,60km/h、80km/h、120km/h时速时行驶噪音都在所有车型中为最低的,这确实体现出了奔驰在这方面调校的独道之处。除此之外,宝马X3、奥迪Q5的隔音水平比较接近。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在80km/h时速以内的噪音控制仅逊色于奔驰GLC L,但它与宝马X3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高速行驶时,噪音会明显增大一些,一方面是路噪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款车排气管声浪相对较大。最后,还要提及的就是沃尔沃XC60,除怠速噪音之外,其余三项的噪音表现也相当优秀,但与此前我们测试相同,这台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怠速时排气管会发出低频嗡嗡响声,不仅影响噪音表现,也令车内乘客不太舒服,不少XC60车主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反馈,官方目前也正在积极解决此事。

◆ 四驱系统与滑轮组测试

七款横评车型均采用的是电控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作为轴间动力分配,其中奥迪Q5L(纵置)、英菲尼迪QX50(横置)以及凯迪拉克XT5(横置)为适时四驱系统,其余四台车为全时四驱系统(GLC L、X3、Stelvio为纵置,XC60为横置)。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奥迪Q5L的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和之前的区别是取消了托森式中央限滑差速器,换上了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来分配轴间动力,轮间依旧是靠电子限滑来控制,只需0.2秒就可以完成从两驱到四驱模式的切换。

接下来的滑轮组测试,是此次越野能力比拼的第一阶段,项目共五组,分别为前轴两轮有附着力、后轴两轮有附着力、交叉轴、单前轮有附着力、单后轮有附着力。前两项考验车辆的轴间分配能力,这其实对七台横评车型构不成任何威胁,因此我们的重点将着重在后三项的考验上,这三项将针对七台车的轴间分配和轮间限滑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首先交叉轴项目所有车全部通过,这对于该级别车型是很正常的情况。单前轮与单后轮有附着力时,对于横置平台车型最大难度在于单后轮有附着力的滑轮组测试,纵置平台车型则正好相反。最终只有沃尔沃XC60、奔驰GLC L以及凯迪拉克XT5三款车型通过全部项目,其中XC60通过单后轮有附着力滑轮组时,电子限滑能力以及介入速度相对更为出众,三个车轮短暂的打滑之后,便直接脱困。同样,奔驰GLC L的单前轮有附着力滑轮组的脱困也比较顺畅,4ETS电子限滑系统介入速度也比较及时,脱困较为顺利。

◆ 坡道行驶距离/转弯直径/接近角/离去角

接下来的数据,是针对七款车涉及越野能力部分的硬数据指标测量,包括坡道行驶距离、转弯直径、接近角、离去角以及最小离地间隙等。数据如下:

这里主要说明一下坡道行驶距离,它是针对车辆车轮接地能力的一项测试,坡道行驶距离越长,说明车轮接地能力越好,这与车辆的悬架行程、轴距以及悬架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于转弯直径,由于每款车的半轴长度不等长,所以每款车左转和右转时的转弯直径都可能存在差异,测量数据可供消费者进行直观参考。

◆ 实地越野测试

实地越野测试我们共分为六个环节,包括36°坡道、42°坡道、陡坡缓降体验、侧倾破、蝴蝶谷以及连续馒头包路面,我们会按照项目顺序,针对七款车进行实地考验,这其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蝴蝶谷以及连续馒头包路面两个项目上。如果您想要更直观的看到几款车的越野能力如何,可以点击下方视频查看。文字部分,我们将仅针对每款车在通过以上项目时,展现出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叙述。

36°/42°坡道

两组坡道项目对于七款横评车型来说,确实比较基础,因此所有车型通过不成问题。不过,通过的情况倒是存在一些差别。其中奔驰GLC L、奥迪Q5、宝马X3、沃尔沃XC60以及凯迪拉克XT5五款车型通过项目表现的还是非常从容的。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别看拥有着最强动力,在42°坡道的表现却不如动力参数弱的几位选手,受限于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不能关闭,车辆爬坡时的动力并不能全力释放出来,虽然登顶没问题,但过程不够顺畅。而英菲尼迪QX50碰上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由于配有前部辅助系统,当雷达发现有障碍物的时候会自动刹车,那个时候在坡中会比较尴尬,所以一定要在越野时关闭。

陡坡缓降

带有陡坡缓降功能的只有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奥迪Q5L、宝马X3以及沃尔沃XC60四款车型,前三者设定的陡坡缓降最低时速分别为2km/h、4km/h、3km/h,XC60虽然有陡坡缓降功能,但时速不可调。

几款车型中,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与奥迪Q5L的陡坡缓降系统响应速度更优秀,只要车头有微微的下探动作,系统便立刻启动。这一点上,宝马X3以及沃尔沃XC60相比之下就慢了一些,尤其时沃尔沃XC60,需要车辆的倾斜角度足够充分时,才会激活启动。

侧倾坡

侧倾破项目中,凯迪拉克XT5由于接近角比较小,因此是七款车型中唯一进入侧倾坡之前,就与地面发生触碰的车型。在通过项目过程中,由于车头重量较大,会出现一些滑落感,所以在项目行驶过程中,需要驾驶员通过方向进行一些精细控制。

蝴蝶谷

在这个项目中,奔驰GLC L以及奥迪Q5L作为加长轴距车型,在顶端重心转移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轴距长导致较为笨拙的感觉,但好在两款车型的四驱系统表现很出色,不会影响结果。这点上,宝马X3以及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表现的更好。

凯迪拉克XT5在这个项目中能看出四驱系统的表现不是特别优异,重心转移导致对角车轮打滑时限滑系统介入速度偏滞后,所以就需要额外的动力让两侧轮速差加剧,促使四驱系统正常工作。由于目前是寒冷的冬季,温度较低没有出现过热保护的现象,但我们比较担心温度较高的时候,会不会出现高温报警情况。

沃尔沃XC60在通过时相对比较吃亏了,由于最强越野模式下,气动悬架升至最高,因此它在通过蝴蝶谷顶端时重心转移偏快,落地会有明显的弹跳。但悬架行程很长,可以保证四个车轮都有不错的附着力,四驱系统工作起来一切就变得容易了。

30厘米高连续馒头包路

30厘米高连续馒头包路面对于这次横评的七款中型SUV来说,已经是比较有挑战的项目了,不仅对于车辆本身素质有着严苛的考验(包括离地间隙、接近离去角等),对于四驱系统的要求也相对更高一些,最终奥迪Q5L、奔驰GLC L、宝马X3、英菲尼迪QX50以及沃尔沃XC60五款车型通过该项目。

但这几款车型之中,唯独沃尔沃XC60通过的相对比较顺利,在可以升高的空气悬架的协助下,出色的离地间隙以及响应积极的四驱系统帮助其顺利完成项目,只是较高的车身确实会在每一次通过馒头包时有不小的晃动,不过无伤大雅。

宝马X3、奥迪Q5L的离地间隙比较极限,其实通过该项目基本是蹭着过的,但这些剐蹭主要是发生在对角轮打滑时车身轻微晃动造成,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奔驰GLC L则是因为有侧踏板,很容易在越野时受到损伤,但通过性没有问题。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以及凯迪拉克XT5折戟此项目,均受限于车身离地间隙低而未能通过,这其中以凯迪拉克XT5尤为明显。

◆ 越野项目总结

这组实体越野项目考验的核心并非是每款车能否顺利通过,而是它们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四驱系统的能力。就像前文中我们分析,Stelvio以及XT5在离地间隙以及悬架行程方面有些劣势,导致最终的30厘米高连续馒头包项目没有通过。XC60得益于空气悬架可以调节车身高度,展现出了很强的越野能力,当然像宝马X3、奔驰GLC L等车型也是展现出了不错的越野功底。

◆ AH-100评分及全文总结

最终,通过我们AH-100评价体系得分,沃尔沃XC60以115.2分夺得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宝马X3与奔驰GLC L,这是考虑到静态、动力、操控、越野以及性价比等多维度权衡后的结果,只要产品有任何的偏科现象,都会影响其最终得分。

宝马X3从产品端考虑,配置丰富、空间不差,动力表现以及操控性都有着相当高的得分,但无奈作为所有产品中价格最高的一位,售价得分直接拖了后腿,导致其最终不敌各方面表现均衡,越野能力更出众的沃尔沃XC60。而关于奔驰GLC L,作为最近上市不久的新产品,改善了后排乘坐空间的它,静态得分增长不少,出色的行驶质感以及越野能力也是其拿下第三名的关键。至于其他四款产品,其实我们并不能因为得分而否定它们的产品力,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在运动性上表现突出;英菲尼迪QX50作为唯一的日系车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奥迪Q5L保持了一贯的中庸性格,继续做着“买了不会错的车”;凯迪拉克XT5美系风格的宽厚和舒适依旧是其余车型无法替代的。虽然此次横评的七款车型都是2.0T的(即便放眼该级别车型也都是这样……),但它们每个车依旧在尽力彰显自己的个性,真的可谓是——百花齐放。(文/图/摄 汽车之家评测导购团队)

相关文章

6款车扭转刚度测评,28万的国产车跟百万进口豪车不分上下

很多消费者在买车的过程当中,更看重的是车辆的外观,对于一些专业的技术并不太熟悉,比如对于扭转刚度,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是什么东东。 其实扭转刚度跟车辆的安全性、操控性都有很大的关系。...

金天国际调制度内怨难平?天门涉嫌传销案商户成罪魁(金天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近日,“在金天,游世界——金天国际2018豪华邮轮明星启航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金天国际董事局主席祖明军携手2000余名合作伙伴,在深圳蛇口太子港邮轮码头,以包船方式搭乘歌诗达邮轮“...

汽车检测工证怎么考有什么条件2021报考时间?(汽车检测工程师证怎么考)

汽车检测工证怎么考有什么条件2021报考时间?(汽车检测工程师证怎么考)

汽车检测工证怎么考有什么条件2021报考时间?原因轮胎气压不足转向器主动部分轴承预紧力太大或从动部分(垂臂轴)与衬套配合太紧转向器主、从动部分啮合调整太紧转向器无油或缺油转向节与主销配合太紧...

被用户选出来的车型:试驾极氪001ME版,除了车机,还有哪些看点(极氪001试驾感受)

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软件的更新速度永远领先于产品本身。因此,相比于外观的改变,现在的用户反而更加看重车机系统的交互水平、以及使用体验。 而在今...

它才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运动轿车 测试领克03(领克03新车型)

它才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运动轿车 测试领克03(领克03新车型)

作为领克旗下的首款三厢轿车,领克03搭载了由领克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1.5T和2.0T两款发动机。并且这台1.5T发动机还是一台非常有争议三缸发动机,有很多人质疑它的动力表现,刚好我们这辆试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