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特斯拉测评 特斯拉3P使用真实感受(特斯拉model 3新能源价格)
开了一年多电车特斯拉,我认为可以初步浅谈一下作为一个用户对特斯拉Model3Performance的使用感受。
尤其是之前一直在市区开开没敢离开过苏锡常,但是前天开了一下浙江莫干山来回四五百公里高速,开电车终于也敢出无锡了,路程中的超冲非常方便充电很快,优缺点都可以分享一下给未来的电动车车友们大家作为参考借鉴。硬件我就不讲了,因为也没什么好讲的,只说说个人的使用感受吧。
1、好开又方便的电车是未来趋势
十年前我就开过特斯拉但当时觉得技术还不够成熟,自己开的是BMW330i,有直列六缸发动机的轰鸣声音,加速是6.3秒。而特斯拉反而太安静一时自己都接受不了这也是个汽车;而且当时油门一脚踩到底虽然提速很快但急加速还伴有车身抖动问题。而现在十年后我发现特斯拉没有这些问题了,开起来很简便,没有发动机所以就不需要启动,直接P档停驻就行了,比油车操作起来要简单不少。基本上身边的朋友们包括我自己开习惯了电车的人反而都很难再开回油车了。
2、加速性能以及驾驶乐趣
开了一年3P,重心低稳因此像卡丁车一样的操控感觉还不错,可能是不亚于宝马略强于奔驰吧。但乘坐舒适性没有奔驰好,也无法在后排睡觉了因为特斯拉太小又不舒服。不过加速确实太快,百公里加速能入3秒确实是太快了,甚至我一脚油门的时候之前有个朋友坐副驾驶就大喊救命快停车,现场刺激程度堪比迪拜法拉利公园的那个3.3秒的世界最快过山车。因此很容易被超速,3P车主都得控制好自己的右脚,就像S1000RR的车手得控制好自己的右手一样,这是同一个道理。毕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第一嘛。
3、省钱&便宜
最关键就是便宜,如果有任何问题也不会过于心疼。毕竟交通工具,也只是个工具而已。十多年前老许给我买的进口330i落地竟然要80多个W,现在想想是真心疼啊;后来我买给老爸的进口BENZ的E系也得60多个W,怎么当时自己都不用来付首付去买房呢说明还是年轻人太年轻真的太不靠谱啦不买房而去买车真是认知水平太差。这辆特斯拉是一年前提的,当时选的是加强版的3Performance再加上选装落地就算再加上点乱七八糟其他费用以及几样改装后也是在40个W以内。因为只是个驾驶工具,而且使用一年多了也基本没啥养护费用和维修费用,所以即使有问题也不会过于心疼,这样反而好。这方面比动辄几千几万的维修费用的奔驰宝马要好很多。
4、油费和电费
油车基本五六百每箱油,之前很多年加油都没有意识到每年每辆车油费得两三万。电车使用后容易让人格局变小,因为一年的电费我粗粗的算了一下大约是四千多元。这样每年省两万块油费,十年省20万油费。但自己格局就容易变小了就觉得油费也太贵了吧不太敢去加油了,还不如几毛钱每度电就充一充电算了吧勤俭持家是好样的。
当然充电的时间我没有计算进去其实是对油车不公平的,因为加油节约人类的时间,而充电每周一两次需要花费几个小时。人类的时间是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这点至关重要仁者见仁。所以家里和办公室都安装好充电桩,就会方便很多。
5、超充
因为提前一天宝马车发动机冒烟了于是再次被拖去4S店维修了。这次只能开电车特斯拉去莫干山出差,出发前也没有做任何充电攻略,我发现选择大屏幕搜索栏里面超级充电桩就会跳出来很多路上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这个功能很方便非常重要。于是去了额,充电速度比家里慢充快太多了几乎是好多倍。半小时充满一半电真的非常简单方便。但是高速上服务区的充电站发现排队人太多反而没有充到电。估计如果要充的话可能要等大量时间去等一个充电桩。我觉得没必要当然我也不会操作也没操作过。超充反而是用了才发现自己的汽车账号竟然还有1500公里免费充电的公里数。如果这次不用的话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缺点是,我认为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数量真的还是太少了,无锡这种高级城市应该有几百上千个都不为过,但是现在只有几个。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缓慢增长的超充站数量与成倍增长的特斯拉汽车数量不匹配,这是特斯拉自己限制了自己在国内长途行驶的关键点。到2035年台北高铁都通了的时候,我预判纯电动汽车应该会成为新售车辆的绝对主流。这更要求全社会要将很多工作做在前面,齐心协力帮助新能源车的车主们多建充电站充电桩,免除“里程焦虑”。
6、里程焦虑&充电焦虑
每个人的程度应该都不一样,但确实都会有这种心里没底的不安全感。有的人手机电量低于50%就焦虑且没有安全感了;而有的人手机电量要低于10%才会焦虑。我自己就属于那个10%。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未来那种续航里程在一两千公里的电车应该也会很快到来的,上市后那么绝对多数人都会选择电车而不是油车了。
7、真实里程
实际使用一年我感觉真实里程应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我这台特斯拉基本上和其他电车都差不多吧,估计打7折或75折左右,如果平时开的猛点狠点的话冬夏又都是空调那大概是65折左右。另外开启哨兵模式的话每天会掉十几公里的电。
8、重点:高速上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以及视觉神经网络
之前开高速,是我开车。这次高速上,我感觉是基本上它在开而我只是辅助辅助。电车的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太方便了,一天来来回回又是盘山公路又是高速公路开了六七个小时,它彻底解放了我的双手和双脚,谁用谁知道。尤其是高速路段深更半夜回无锡在湖州段遇到电闪雷鸣和大雨,我自己的双眼都看不清远处路面但是双播D档后它竟然看的比我还清楚那么模糊的大雨远处的路它怎么就能看得清呢,我还就真纳闷了。所以我就一路上只能辅助辅助配合配合它了。这也反而轻松,不至于疲劳驾驶。
但缺点就是高速变道的三角导流线它还是反应不过来,这很容易引起危险。幸亏人类比它聪明。这方面电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还需要持续改进。
另外个人发现自动大灯功能非常好用,一定要开启,它会自己发现一有路牌就自动远光大灯去打亮路牌,没有就正常近光灯也不影响别的车辆。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反正高速上的真实感受就是:之前每次上高速,开奔驰就感觉像在开船一样挺舒服但是油门踩了也没啥大反应的,而开宝马呢就感觉在开赛车有轰鸣声也有乐趣自己挺开心或者像在骑大马一样反应非常精准灵敏自己也挺开心的;但这次驾驶这种新能源电车特斯拉开高速我则感觉像是在驾驶宇宙飞船一样,它比我先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我实在是只能指挥一下这艘科技感满满的宇宙飞船了。在确实需要我动一动的时候呢我就稍微动动拨片就可以了。
9、选白色座椅心情更好
我建议选装白色内饰白色座椅,问就是帅。虽然比黑的更不耐脏,但是当今社会,还是靠脸吃饭的社会。车也是一样,白内就是比黑内好看。
10、网传的刹车不好和自燃等
买之前看新闻时常有。但实际使用过程没遇到任何这种情况或苗头。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倒是曾经让我的车提前自己急停,导致后车追尾我过一次。
11、其他细节上的缺点
内饰过于简单了,没有豪华感。连氛围灯都没有,不过白内加装后太科技感了。冬天大玻璃顶很炫酷很温暖但是夏天暴晒后则车内温度实在太高,有时达到五十几度。真的热死了,所以必须加装遮阳顶帘。夏天座椅没有通风功能,还要自己加装才行。中文输入法比较一般。高速行驶时有点小噪音,没有奔驰来的安静。汽车自带导航可以随时找附近的特斯拉超充站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如果能加入高德导航或者有超速语音提醒,那就更完美了。有待改进。
12、马斯克
我觉得人类历史和文明史,其实又是一部交通史。从古至今人类文明越富有的种族和地区则交通越发达,工具越发达。古代文明史是谁掌握水运谁就有机会掌握天下,近代则是公路铁路和海洋坚船利炮远洋货运,北上广三地区为啥就是比山区内陆要发达富有呢?天时地利人和啊没办法的呀;近代几百年水陆空海运他们三地样样都是最发达啊没办法的呀。而现代则是航空交通,未来则是航天交通。因此我认为马斯克此人非常危险,因为他的路子天天研究火箭恐怕是对的。他有长远的前瞻性为了人类下一个交通文明而提前钻研掌握未来的好多技术包括航天民用交通和视觉神经网络自动驾驶智能算法以及机器人等等等等,搞不好就可能会提前掌握未来趋势。因此我们中国自己要提前关注着马斯克此人,咱不能让他们领先。我们自己不光国家大的航天力量强大而且民用航天也要加强领先继续独步全球。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相信我们中国也会多出现几个马斯克的,未来几百年我们的祖国会继续引领人类社会和文明在宇宙中前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