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车评人的奇葩操作(车评如何赚钱)
在自媒体时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车评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增加粉丝,将粉丝作为索取宣传费用的筹码,现在的车评人不是在测评汽车,而是在满足客户的猎奇心理,以假乱真的宣传。
一、我之前看到一个车评人将不同品牌的SUV用吊车高高挂起,然后让这些车辆从高处做自由落体,在车辆坠落到地面以后,还打开车门看看车辆是否能正常打火。在某一期的节目中,甚至将车辆推向悬崖来展现所谓的车辆安全性。我默默问一句,哪位车主在日常驾驶时将车辆从高处坠落,就是经常上城市高架桥和山区行驶,这种操作也不是常规行为吧。在车辆从高处坠落的时候,正常情况下,驾驶员和乘客从车内逃离并寻求场外救援,而不是检查车辆是否能打火并继续行驶。我心中难免有个疑问,车评人的操作无疑就是在毁坏一台车,谁给他们出钱买车进行实验呢?他们又不是中保研的。
二、在新能源领域,我们的进步是飞快的,所以在这个领域有好多的新势力也加入到其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参与的车企多了,车型多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就多了。但是车评人在宣传的时候,往往是避重就轻,没有过多地宣传车辆的电池技术以及行驶里程造成的衰减程度,百公里耗电形况,以及车辆的电池控制技术。往往宣传的主角是车辆的智能驾驶和汽车的前排的联屏。我在想,比亚迪订单排满,靠的是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也就是仪表盘和中控屏,而特斯拉在国内生产的车型就一块中控屏。新势力联屏的车型真实销量也就是它们的零头。
三、有些车评人往往在测评中夸大其词,说拍摄的视频没有一点可参考性。车评人往往将日系自然吸气式2.0L发动机作为参考,鼓吹那些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动力强劲。其实,这种行为真的没有必要,如果加装了涡轮增压器,动力反而会衰减,那就违背常理了。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在车评人的眼里一文不值,但是消费市场,消费者更加的清楚真实的用车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日系的销量居高不下。
作为自媒体的阅读者,我们要学会睁大双眼,别被所谓的浏览量多而被欺骗。选择那些有参考价值的自媒体车评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