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来找茬-自媒体详细简介(找车图片卡通图片)
一:关于测评内容
1,内容方面。原则上一期内容只测评一款车,测试这款车只测试缺点,不测试优点。因为目前的汽车自媒体在内容方面对车型优点和缺点的把控比例一直很模糊,很多时候并不是根据车型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形成比例,而是根据厂家和受众对这款车的期望值而形成比例,这就不得不提到“充值”这个业界难题。我们目前只测试汽车的缺点,把比例全部放给“缺点”,绕开厂家所有的优点宣传,符合汽车来找茬中的“找茬”这个初衷。
2,对汽车缺点的测评尺度把握。除了我自己的意见,我也会广泛的搜集车主和网友们的意见。原则上每测评一款车,必须组织三个以上的人轮流驾驶体验。这款车如果涉及到新车上市 ,试驾时间比较短,只能由我一个人试驾的话,则不作为正式内容,而作为番外篇在汽车来找茬上发布。对一款车的详细缺点测试才能作为正式内容发布,且必须符合组织三人以上轮流驾驶体验这一原则。
3,视频节目拓展。由于我本人比较懒,写文章都是用语音打字,所以单独做汽车测试视频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后期不断地有汽车爱好者加入汽车来找茬,如果这些汽车爱好者中有会做视频剪辑和配音的,我会进一步推出视频内容来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关于运作模式
1,车辆来源。由于我们的内容产出只谈缺点不谈优点,这样可能会得罪厂家,所以能拿到试驾车的几率很渺茫。我会尽可能的租车或者自己联系车主来给大家测评,如果有维权车辆,我将会重点测评,并追踪维权的前因后果。由于租车或者借车都是在新车上市完一段时间以后,所以测试上市的新车几率比较小,一般都是测试上市一段时间以后的车型。
2,自媒体立场。如何保证汽车自媒体的客观性,这一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不过这也是汽车来找茬创立的出发点。现在厂家每推出一款车型,都会针对这款车型的优势和亮点进行宣传,而汽车来找茬将直接跳过这些厂家希望被宣传的优势和亮点,直接将立场定性为“找茬”,不谈优点,只谈缺点,用以避免在测评立场上的抉择。
3,盈利模式。盈利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能让人的头有多疼,那就要看这个人的心有多大了。如果汽车来找茬只是创建人的爱好,而不是一份被融资千万的事业,那我想我的头就不会疼得很厉害。当然,不管是租车还是借车,都是需要成本付出的,真要无尽贴钱进去做,不是富二代还是有点吃不消。汽车来找茬会采取自愿打赏模式,依靠受众的捐助运营,哪怕你只捐了一分钱,汽车来找茬下一期节目也依然给你带来一份优质内容。
三:后话
如果你对我们测试的车刚好有购买的意向,而你又能接受我们测试出来关于这款车所有的缺点和不足,并对这款车的缺点和不足有接受的心理准备和预先处理的构想方案,那么我们的栏目将会提高你的购车消费体验,这也正是我们创立本栏目的初衷。如果同时我们栏目的内容如果能促进国内汽车工业的进步,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