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汽车指数测评报告在渝发布我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健康、安全三大方面技术进步明显(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000字)
6月2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汽车指数年度盛典”在重庆举行。活动上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汽车指数测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健康、安全三大方面技术进步明显。
上述报告中的智能指数,包括智能安全、智能行车、智能泊车、智能交互、智能能效5大方面。其中有关新能源车智能能效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技术进步明显,百公里充电时间比2019年的20.91分钟,平均缩短至2021年的15.46分钟。同时在常温情况下,续航里程衰减率平均为18.94%,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低温续航里程衰减率平均为36.97%,“电动车怕冷”仍然是行业有待继续攻克的难点。
测评报告关于健康指数的研究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0余家整车企业提高了车内环境质量的开发标准,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车内空气颗粒物、车内致敏物等风险。报告同时显示,我国汽车行业车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车内异味明显降低。接下来,健康指数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车内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测评指标,以及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增充电磁场辐射测评指标。
在安全指数方面,测评报告指出,我国汽车行业正面安全气囊、侧气囊、侧气帘配置率显著提升,2021年度测试车型均配备6个安全气囊,同时测试车型约束系统起爆率明显下降,车辆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进一步改善,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
除了发布汽车指数测评报告,上述活动还以“零愿景新篇章——指领汽车消费,洞见技术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共谈中国汽车技术新趋势、中国品牌新动能,打开中国汽车的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
活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表示,在汽车行业处于技术变革、生态重塑的关键时期,健全完善汽车标准法规与测试评价体系,是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牟小云说,重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瞄准汽车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着力推动重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高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万鑫铭指出,面向汽车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深耕安全、智能、健康三大指数测评体系,未来将通过“大国质量工程”“一带一路品牌计划”等助力汽车强国目标达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发表了题为“指数时代,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力量”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希望中国汽研能够继续发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的作用,不断强化指数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汽车品牌新一轮向上突破,做出更多、更好的、更积极的贡献。
活动上举行了以“中国汽车产业测评研究与数字化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李开国,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创会会长顾士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安全技术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西产四位嘉宾进行网络连线,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进程和发展。
此外,中国汽研还在活动上发布了《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研究成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评的中国方案与实践》等测评研究成果,涵盖安全、智能、健康三个领域,对行业发展、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根据指数测评的客观数据,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发布了2021年健康指数年度推荐车型,其中沃尔沃XC40(2022款 P8 纯电四驱智雅运动版)和特斯拉 Model Y(标准续航版)荣获2021年健康指数年度推荐车型称号。同时,赛力斯汽车 AITO问界M5和捷达VS7 1.4T(自动荣耀版)荣获2022年度“五星健康车”称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