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泄密,虚惊一场还是早有预谋?(小米汽车会成功吗)

admin2年前行业信息261

自小米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雷军宣布造车开始,小米汽车便一直备受关注。

无论是工厂选址、全栈自研、亦或是雷军接受任何的采访,都能引发市场对小米造车的巨大关注,是名副其实的流量制造机器。

近日,一则泄露消息又一次把小米汽车带上了风口浪尖。

有汽车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组图片,主要展示了车辆前脸和尾部的设计细节,以及小米与北汽模塑相关合作信息。

企查查的信息显示,北汽模塑成立于2008年,是北汽集团间接持股的子公司,主要为北京地区的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以保险杠为主的汽车外饰系统零部件。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这的确是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泄密,(小米)一定会根据与该供应商签订的保密协议进行严肃处理。该供应商仅仅是为模具打样的供应商,泄密的文件是早期招标过程的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

甚至有人猜测,“泄密图中所提北汽模塑代表北汽代工”,而王化并未直接回应。

此前,小米方面表示首款车型2024年上半年量产。据媒体报道,小米暂定首款车型是中型溜背式轿车(内部代号为Modena 摩德纳)。分为26万-30万元区间和35万元以上两个版本。小米第二款量产车计划于2025年推出。

或许是受小米汽车设计文件泄密消息的影响,截至1月26日,小米集团盘中涨超10%,报13.06港元,创近6个月的新高。

按照王化的回应,此次泄密的文件只是一个设计稿,一个设计稿居然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关注,甚至有可能还影响了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是该感慨小米汽车先声夺人的品牌影响力,还是该佩服小米汽车在营销上的讨论呢?

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不仅会影响到本业务的业绩表现,更会影响到集团业务的表现。

小米造车进度

小米最早在2021年3月宣布造车。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

2021年4月1日,申请“小米汽车”商标。

2021年7月28日,小米自动驾驶部门宣布招聘500人自研自动驾驶。

2021年8月25日,小米宣布以7737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

2021年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

2021年11月27日,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项目预计投资630亿元。按照计划,小米工厂一期计划于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2022年1月,小米集团任命原北汽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2022年7月,小米开始上路测试自动驾驶。

2022年8月11日,小米集团公布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组建了超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

2022年8月17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敲定电池方案,将采用宁德时代麒麟和比亚迪刀片。

2022年9月,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加盟顺为资本任投资合伙人。以顺为资本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小米汽车生态的投资,以高级顾问身份参与小米造车业务。

风吹草动不断

小米汽车的热点几乎都是雷军带动起来的。或许因为是造手机的大佬都自带流量,余承东是这样,雷军同样如此。

雷军在2021年那场春季发布会上就大声疾呼,“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颇有种《孤勇者》的那份气概。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米汽车瞬间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小米次日股价冲高,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小米概念股也集体大涨。

雷军的呐喊果然值钱。

还有之后雷军在接受央视访谈节目说“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选择”,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当时也曾质疑过,难道雷军造车拿出了好几百亿的真金白银竟然是被逼出来的选择,这会让人不禁联想到马云说对钱不感兴趣,有种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味道。

确实太凡尔赛了。

去年10月,雷军发文表示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Top5的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同时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

此言一出更是石破天惊。

移动互联网时代,创始人、高管们的个人IP和公司品牌深度绑定,他们输出观点、引导舆论,制造流量,完成品牌传播。

这种形式和传统营销模式大相径庭,不仅可以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关键是成本很低、效果好。

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兴起之后,带给这个行业的新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不良影响,社交媒体上口吐莲花,放飞自我,给品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小米车还没有量产出来,雷军就预定了成为TOP 5的目标,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确实容易遭到吐槽。

李想更过分,在社交媒体上直接飙脏话,这对于理想品牌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百姓评车

回归到小米汽车文件泄密的话题,笔者认为小米汽车或许是故意为之,因为一个无伤大雅的设计稿并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王化也是不直接回应,神秘感满满,这种“不正常”的举动确实颇耐人寻味。

尽管过程令人捉摸不透,结果总归是好的——毕竟小米股票上涨了。

#新春聊聊车#

相关文章

日常实用性测试横评:热门家用中型轿车篇

在我看来,面对一般的家庭使用场景,紧凑型轿车就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不过对于那些追求品质感,且预算充裕的消费者来说,中型轿车的吸引力无疑会更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中型轿车家用已经渐成...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发现:德伦思、松下等4款厨具消毒机不符合国标(上海得伦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发现:德伦思、松下等4款厨具消毒机不符合国标(上海得伦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在推崇健康、品质生活的当下,一种具有“健康”属性的新晋网红“消毒神器”——厨具消毒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厨具消毒机集杀菌、烘干、收纳等功能于一体,区别于传统消...

不“装逼”对不起这台车,试驾特斯拉Models S 75D(2018款特斯拉model 3)

本回答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 无论是Model S还是Model X,在我们看来都不是一台普通的车,它们突破了太多的传统,开创了大量的先河。 开着Mo...

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亚迪霸榜,特斯拉降价无效?(新能源二月销量)

最近新车降价的消息频繁刷屏,动辄6万元、9万元的大幅度购车补贴大大刺激了人们买车的欲望。不过,买车需谨慎,最好选择口碑好、保有量大的车型,这样不容易出错。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

汽车测评长安CS75 PLUS裸车价多少和上汽大通MAXUS D60对比如何?

汽车测评长安CS75 PLUS裸车价多少和上汽大通MAXUS D60对比如何?

目前,国内家用SUV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为了能在大浪淘沙的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不少汽车品牌纷纷开始内卷,推出了不少性能强悍、性价比极高的家用SUV,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其中,上汽大通MAX...

花26万在4S店买到事故车!这店竟还是奔驰官方严选?(4s店售卖事故车)

更多汽车资讯,下载畅驾客户端一起耍吧! 买二手车容易“踩雷”,所以不少消费者选择在品牌4S店购买,但4S店销售的认证二手车也不一定靠谱!最近市民牟先生向交通新闻热线651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