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38号最新测评雪铁龙凡尔赛C5X像捅了马蜂窝?
之前经常看38号的评测,个人觉得他在汽车机械素质或者工况中的描述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注意是描述而不是对车的评价或者结论。 注意到他的原因是因为家里年初家里汽车全损了要换车,纠结是迈腾还是帕萨特(A柱加强后),然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正经八百对这两辆车进行对比的,后来也都分别试了,确实38号在对机械动态的描述还是值得参考的。 个人觉得38号的评测主要是关注汽车的机械素质(在燃油车方面),还有就是会对厂商宣传的地方进行评测,我觉得作为独立车评人,这一点没什么问题,专注一两个领域评测,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没啥问题,也能感觉到他对汽车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理解,但是是否适合普通消费者这不好说。所以如果仅仅是依托他的评测来判断这个车好不好,或者决定买不买那一定是不科学的。 在我国买车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而大城市的限号政策一个家庭可能有且只有一辆车,所以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而38号的评测其实只是在购车过程中的一些点,而且明显感觉他更注重操控性,而且是比较激烈的那种操控性。 如果说通过激烈驾驶来检验一辆车的机械素质我觉得是合理的,但并不代表他一定符合你日常用车的工况,普通家庭一年能跑多少次山,又能下多少次赛道,买车时都是山川湖海,用车时都是爱和厨房。所以他的结论和观点并不是金科玉律,更何况我还感觉到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点后面会说) 回到凡尔赛这件事上来说,好巧不巧家里中签了,油车指标预算20万左右落地不超过25万。日系车pass,看了一圈发现搞不好又得买辆大众,要不是因为38号,我都快忘了还有髮国车可以看看。 C5X样子比较年轻,适合我这个90后,纠结过这个动力,但是试驾后觉得还行,从经济性和动力来考虑算是一个妥协或者稳妥的方案,高情商说法是比较均衡,用料也可以,当然还有就是这个价位,辅助智能设备和舒适驾驶配的比较齐了。一开始因为奇葩的名字(凡尔赛)和小众品牌(之前家里有个雷诺真是买完就退市了)家里比较反对,后来又带家里人看了一遍,总体觉得都还可以而且比预算低,决定在顶配和次顶配选一个。 然后这个车就一直在风口浪尖,让人很不愉快,经过判断觉得还是把它作为首选方案。然后来谈谈因为这个事出现的喷子,大佐和法吹。38第一次评凡尔赛的视频我是全看了,这个价位的车不可能十全十美,试驾感受上我觉得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我反而觉得这车刹车脚感,视野不太理想还有就是方向盘有点小不适应。对于38的评测我是带着他说的这样情况自己去验证的。但是!!!我觉得后面38又是买车又是撕逼又是把星越拉出来对比就过了,格局小了。然而这不是最让人反感的,最让人反感的是有的车评人借着这个事疯狂黑一辆车的行为!我记得有个车评的,借了凡尔赛顶配车主的新车来开,车主就在副驾驶坐着,一路上都在嘲讽,首先,你礼貌吗?有素质么?其次,这逼在上海高架上一脚地板油一脚重刹车,然后说底盘不好兜不住啦,我真是无语了,虽然我没在上海开过车但是你特么平时开车一脚刹车一脚地板油?明显就是为了黑而黑。而诸如此类的牛鬼蛇神还不是一个。 那这就说到了下一问题网络喷子,38号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些底下带节奏或者蹭热度的难则其就,其实这些人他们既不懂车,也不懂汽车行业,更没有汽车文化,只不过互联网给了一个平台在人人都能做评论家的年代里上蹿下跳恰烂钱。合资车减配和减料的问题已经被各种实锤,这些喷子不谈实际需求为了黑而黑,然后恰烂钱,普通消费者听了这些信了然后买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车,过不了几年就得换。 我其实很讨厌这些满嘴唯销量论和唯动力论的。美系车动力好也是近几年宣传出来的,以前宣传的是美系车禁撞。我家有个亲戚不是别克就是雪佛兰,动力确实足,比我家第一辆323可是足多了,然而我老家快速路很多限速60有的还有红绿灯,两辆车整个生命周期跑高速两只手都能数过来?要这大马力又有何用呢?全都用来加塞了。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思域,有几个能天天下赛道呢?搞不好跑个妙峰山还得被警察拘了。还是那句话买车尤其在我国买车他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事,每个人的驾驶风格和需求都不一样,而作为车评人公正客观是必要的,你一开始就带了一个预设,什么定位的车都来激烈驾驶那一套,舒适家用的买菜车就都不行了?我敢说买菜这个场景绝对比下赛道的人多,这种没事就把赛道激烈驾驶挂在嘴边的,非蠢既坏当然也可能是收了钱。 说到收钱那就和“大佐”还有日系车这个事一起说,我对38不认同的地方就是他对日系车的评价,尤其是本田,有时我自己都怀疑他是不是收了本田的钱。可能有人说我是日黑,毕竟一上来就pass日本车,其实我之前在岛国待了6年多,人生第一辆车是一个98年的日产的阳光,后来是混动普锐斯开的多,人生最快乐的几年是开着邻居家的Toyota追着日落的时候,然而为什么回国就pass日系? 其实国内日系车格局让我挺迷惑的,一说到日系就是两田,但现在日本本土,本田基本是kcar和飞度,其他的基本看不到,本土已经是遍地丰田,确切的说是普锐斯的天下了,高级点的基本雷克萨斯。其实说到底,本田根本就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车企,并非全球车企无外乎比马自达啥的体量大点,真要卖kcar,没来的及查数据哈,卖的过卖不过铃木和大发都不好说。日本能称为全球车企的其实只有一个半,一个是丰田,半个是日产而且还是给雷诺打工的(给髮国人打工),本田卖的如此之火我是很诧异的,可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但从技术力角度来说,真就是吃老本。所以总是觉得本田广告做的好,思域国内秒天秒地秒空气,在岛国说的夸张点真就被卡罗拉按在地上锤,日产note我见的都比思域多。后来因为38这事我还看了看,国内吹本田的真是太多了,除了秒一切的思域,网友们还可以搜搜雅阁女,这基本上是“宁在宝马里哭”的鼻祖。从产品看,法国车其实和日系重合度很高,这点你看日系车(尤其本田)在欧洲卖的不好就是一个特点,psa下面很多品牌从定位来说其实和日系车定位还挺重合,不止标雪,包括菲亚特偏家用的都是较为明显的竞品。从技术实力来说,psa和菲亚特联合后是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规模已经上来了(虽然是报团取暖吧,这两个在华业务都很拉胯),但技术力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而一旦下决心再次重回中国市场,那必然挤占日系车市场。显而易见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本田(丰田其实产品力很好,入门级的卡罗拉,b级凯美瑞真是一代经典,虽然也不能说多良心),像马自达斯巴鲁这种本身产品特点鲜明,反而不会有太多影响。所以说没有友商打压,或者利益相关方发力,仅仅是车垃圾,我是持很大保留态度的。如果真是因为“信仰”跳出来的,我只能说,狗屁信仰,既不懂日本也不懂日本车。 你可以说髮国人傲慢对中国市场不重视,但是从整体实力来说,psa整体技术力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对于汽车是有自己理解的(当然这个理解国人未必买账)。而事实上一些拆车,法系车用料也确实良心。你可以说髮国人因为傲慢快在中国混不下去了,但也不能因此说日系车多么良心。而且和德国车企的重视中国市场(如加长轴距推出“特供”车型在产品上做文章)不同。日系车基本上是美版的壳子➕缩了大水的日本本土配置,然后把资源都压在投放上了。所以为什么一堆牛鬼蛇神突然出来了也不足为奇,但对于收钱这个事没必要抓着不放,谁不是讨生活,但是基本的底线啊,还是得有,起码在凡尔赛这个事上比38过分或者吃相更丑陋的“车评人”不要太多。 所以说凡尔赛这个事,起码有一部分为凡尔赛发声的人,与其说是法吹,不如说是对主流车企的厌恶,对车企减配,纸糊,偷工减料行为的不满和烦透了掌握大资源的车企掌握了媒体资源,占据了太多的正面评价和吹捧,只不过借着凡尔赛这个事爆发了而已。 最后,我觉得不要天天“大佐”“大佐”的叫,“大佐”是纯正日本人,退一万步也得是“精神日本人”,你问问老派点的日本人心中的汽车图腾多半是crown和世纪,宽松世代买的多是普锐斯和aqua(不巧这四辆车在国内都gg了)高级点的是雷克萨斯,所以啊,这群带节奏的根本也不懂日本车,也没啥日系车信仰,这哪里是“大佐”,顶多就是个皇协军,这还是抬举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