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喷雾轻轻一喷秒变凉爽,安全性真的靠谱吗?(降温喷雾有什么副作用)
科幻网8月26日讯(秦莹莹) 这个夏天很多人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炎热,出门在外遮阳伞和小风扇似乎都失去了作用,站在阴凉处也感觉不到凉快。人们开始运用各类办法解暑,最终“夏日神器”降温喷雾成了首选,一喷就能感受到凉爽,受到大家喜爱。但人们同时焦虑,它的安全性可以保证吗?

目前市面上的降温喷雾,分为常压和加压(气雾罐)2种类型,加压类一般宣称用于车内降温、衣物降温或人体降温。降温喷雾的卖点是能够迅速降低环境温度,带来清凉舒适的使用体验。
今年6月25日中午,一辆白色私家车两名车内人员脸颊、手臂等多处被严重烧伤。究其原因,当时车内使用了一种可以“秒结冰”的网红降温喷雾。
消防员对降温喷雾进行测试,室外温度38℃的情况下,喷到新鲜树叶上,树叶表面温度很快降至0℃以下,并结出一层白霜。但此时点火,喷雾喷出的白色气雾,遇到明火,立即变身熊熊烈焰。
网上售卖的降温喷雾很多对成分没有具体说明,只标示了含“降温因子、食用香精、溶剂等”字样。然而,专业人员用气质联用仪,可以精确分析鉴定喷雾的组成成分和含量。
对某种降温喷雾产品进行检测后,发现主要成分为甲醚,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它含有神经毒性,如果大量吸入容易窒息。还含有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等,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石油气,含量超过90%,是极易燃易爆的。
这类降温喷雾,就是把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因此使用降温喷雾实现降温存在一定的风险,选购商品时要注意查看成分表和危险标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