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音响音效评价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车载音响的要求越来越高,那种车载音响就是“听个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车载音响当然要进行客观指标的测试(另发文),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对车载音响的主观评价。主观评价,不是我听着好就是好,它是有标准的。
下面分享一些基础知识:
1、主观评价首先要用纯音
我们习惯了用音乐示范曲评价音响的优劣,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音乐信号是一种多频率、多音色的叠加态信号,一开始就放音乐测评很容易放过音响的瑕疵,所谓的BUG。因为细节的毛病,在音乐状态下是难以发现的。
而纯音则不然,纯音是一种单频率、无叠加的信号,在播放中很容易发现音响、扬声器的细节问题,如:失真、异响、共振等异常现象。
纯音有两种含义:(1)指瞬时声压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声波;(2)指具有明确单一音调的声音。
绝大多数的信号发生器都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纯音,有的手机APP也可以用,只是精度差了一点。2、 纯音过了再听音乐
用什么音乐?业内大多用《渡口》,《加州旅馆》,而笔者更喜欢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即有委婉凄楚的小提琴、又有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可以评价音响的小信号、大信号、突变瞬态信号;无伴奏小合唱《达坂城的姑娘》《中央台播音员朗读》可以评价语音辨识度;如果评价重低音,鼓乐《四面埋伏》也是不错的选择。
3、音质主观评价术语
1 区分
认出所给声信号所属的类别。
2
确认
肯定地认出所给的声信号。
3
识别
在背景噪声下认明所给声信号的性质。
4
声像
声波经反射、折射或其他原因所形成的虚声源。
5
震撼:100hz以下的低频,特别是75Hz以下的重低音丰富,响度大,具有穿透力。
6
绝对音调
听音者不用参照标准而能判断律音音律、音调的本领。
7
双耳定位
双耳听觉所具有的判断生源未知的属性。
8
低沉
100-500hz音域比较低但厚实的音效,其基频高次谐波较丰富。
9
雄壮
50hz-150hz低音成分丰富,伴有一定的中低音,响度大,混响好。
10
浑厚
100hz-500hz的低音以及低音高端成分足,失真小,有足够的幅度。基频较低,频谱较宽的音源,如低音鼓、交响乐中的低音乐器。
11
明亮
400hz-2000hz的中音,中音成分足,失真小,谐波丰富。
12
丰满
100Hz~250Hz之间的音源频率,所具有的音感特征,响度合适,阻尼好,当然还有丰富的偶次波。
13
清晰
1000Hz-5000Hz中高音,高音足,失真小,声能密度高。
14
清脆
4000Hz-8000Hz的高音高段成分丰富,失真小,瞬态特性好。
15
纤细
8000Hz-16000Hz的超高音丰富,有一定的幅度,辨识度高。
16
响亮
1000-4000Hz带劲度的中高频音响音效,当频谱高出4000Hz以上时,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征了。
17
单薄
缺少中低音、低音所呈现的音效。
18
圆润
低频足,但不过分,高频够而不尖刺,偶次谐波丰富。
19
柔和
与圆润相比,柔和感更偏于低频段,是一种相对低明亮度的音感。
20
干涩
谐波、泛音少,阻尼过大,混响过小形成的音效。
21
高亢
指高穿透力的清脆音响,有此音感特征。例如典型的乐器唢呐发出的音节。
22
尖锐
6000Hz-7000Hz左右的频谱刺耳音效,。
23
尖厉带有削顶失真的高频(3000Hz以上)声音。
24
暗淡
高音、中高音明显不足形成的音感。
25
和谐
曲线比较平坦,失真小,泛音多、奇次波幅度小,响度混响适中。
26
浑浊
低音、中低音过强,阻尼过小,混响时间过长产生的音感。
27
空洞
指带有“染色”效果的音效,此音感特征常常被人们用于形容在管子里面的声音频率大约在500~800Hz。
28
粗犷
低频音响如果带有类似过载失真的效果,即可形成粗犷的音感。
29
穿透力
指高突出性、高明亮度的音响,穿透力在3500Hz附近较为明显。
30
光彩
指有一定突出感的高圆润度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