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长途有底气 试驾秦PLUS EV 600KM旗舰型(秦plusev用车感受)

admin2年前行业信息300

【太平洋汽车网 评测频道】比亚迪秦PLUS EV顶配车型NEDC续航里程超过了600km,这样的续航表现应对长途行驶完全可以胜任了,此次我们将开着全新比亚迪秦PLUS EV从北京出发至张北草原天路,结合气温以及城市道路及高速巡航,对行驶品质以及续航里程做一次测试,看看它开起来感受如何和续航表现到底不能做到让人摆脱里程焦虑。

车型回顾:家族最新设计语言

秦PLUS EV采用了家族最新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和它的同门兄弟汉有些神似,不过细节上进行了雕琢,让其更具辨识度了。前脸相比燃油版秦只是在格栅部分有明显区别,整体造型还是依旧是标准的新能源“脸型”。

内饰更加时尚化了,环抱式的设计加上更加年轻化的内饰氛围很受年轻人喜欢,做工用料也都采用了大面积软质包裹,更显档次感。不过液晶仪表采用了镶嵌在主驾前方饰板内,遇到强光时会与装饰板产生反光,稍有些影响驾驶员读取参数。车机系统依旧是家族DiLink3.0车机系统,支持OTA在线升级,应用功能、响应速度和UI设计均属业界领先水平。

空间利用率较高

载人储物空间表现对于秦PLUS EV来说和我之前试驾的DM-车型一致,越级的优越感还是有的,并且座椅填充用料都很扎实,支持前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对于北方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跑长途无后顾之忧

此次试驾我们从北京出发,前往位于张北县附近的草原天路,全程261KM,途径京礼高速、京藏高速、海张高速和城市道路,全程铺装路面,路面海拔稍有起伏,相对于纯电车型来说,能耗是关乎续航长短的重要标准。而我们也全程按照限速行驶,没有任何刻意放慢速度来提升续航的做法,当天气温30度,我们车内设置空调24度,风量二挡,正常听音乐,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下它整体的行驶表现和最终的续航能力如何。

试驾车型为秦PLUS EV 600KM旗舰型,也是该车系下纯电车型续航里程及动力最好的车型电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匹配一块能量密度为71.7kWh电池组,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600KM。另外要说的是,它和DM-i车型除了续航里程有差距之外,悬挂结构也有些变化,DM-i后悬采用扭力梁结构,而EV车型则采用舒适性更佳的多连杆结构。

加速表现方面,秦PLUS EV在踩下电门初段还是可以爆发出较猛的推背感,这也是纯电车型的一大优势,瞬间爆发出的最大扭矩可以轻松的将车推出,对于并线超车非常轻松。但中后程持续加速表现相比DM-i车型会有些下降,尤其是时速超过100km/h时,加速感受明显会不如起步时来的凶猛了,不过对于一台主打家用的车型来说,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动能回收提供了标准和较强两种模式,我们分别尝试两种模式下车辆的回收力度反馈,标准模式会更接近燃油车,相对比较平顺,而较强模式虽然会有些制动感,但也不会让你产生明显的不适,关键是较强模式下对续航里程会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习惯这种动能回收力度后,也可以更加合理的控制车速和制动距离。

转向力度根据驾驶模式的不同会有对应的转向力矩变化,ECO模式下会更轻盈一些,日常驾驶会非常轻松,如果切换至运动模式后,转向力矩会有明显变化,更加沉重的手感更加便于驾驶者提升操控信心,无论那种模式,它的指向性和精准度均拿捏的非常到位,可以看出工程师在调校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隔音降噪表现确实相比DM-i要出色,机舱电机工作声几乎察觉不到,高速行驶基本在80-100km/h时速行驶,风噪和胎噪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体静谧性还是有一定的品质感的。

底盘悬挂表现方面,相比较DM-i车型来说,EV车型采用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对路面上绝大部分的坑外或减速带产生的震动都能过滤的足够干脆,后悬没有因回弹不及时而出现多余的弹跳感,确保了行驶稳定性及舒适性。

而在续航表现方面,由于我们并没有采用常规节油赛那种非正常行驶状态,一切还是尽可能还原我们日常驾驶时的真实用车需求,该加速加速、该减速减速,并且此次行驶线路如果经常走这条线的人都知道,大部分都是上坡路段,从北京到达我们此次的终点垂直海拔提升1000多米,客观上来说却是相对纯电车型的能耗会消耗更大,所以最终我们的满电600KM续航里程,抵达终点行驶总里程320KM,剩余点亮21%,剩余续航里程124KM,平均电耗为15.9kW·h/100km,相对于日常市区行驶,全程4/3高速路段会更耗电一些,对于这样的续航表现还是能接受的。

编辑总结:对于秦PLUS EV来说,600KM的续航能力基本可以覆盖我们日常驾驶半径了,完全解决了续航焦虑的问题,甚至是出趟远门,也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状态。而对于行驶品质来说,针对静谧性和底盘悬挂进行了升级优化,更加偏向舒适化的设定也符合它的城市化定位,开起来的感受也不费力,属于轻快好上手的车型。不过最终消费者还是要看价格美丽不美丽,对于12.98-16.68万元的售价区间,相比DM-i会偏高一些,但横向对比竞品车型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加上补贴政策和终端优惠,相信它还是能在紧凑级纯电新能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张岩)

相关文章

最严格测试 8款中级轿车小面积正碰横评(中型轿车碰撞测试排名榜最新)

最严格测试 8款中级轿车小面积正碰横评(中型轿车碰撞测试排名榜最新)

25%偏置正面重叠碰撞测试是美国IIHS(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推出的全球“最为严苛的安全碰撞考核”。推出一段时间以来已有很多车型参加了这项测试,其中不乏在国内市场占主流的中级轿车。在这项难度较...

10万级轿跑开着怎么样?试驾长安UNI-V(长安uni新款轿车)

毫无疑问,长安UNI-V是款极具话题度的新车,还没正式上市,相关讨论就已经络绎不绝。如今轿跑车型就像是“流量密码”,何况长安汽车自带流量,UNI-V的设计也足够亮眼,所以它想不火也很难。不过...

脚垫测评:特斯拉脚垫千万不能Low,不然我真的会谢(特斯拉汽车脚垫供应商)

脚垫测评:特斯拉脚垫千万不能Low,不然我真的会谢(特斯拉汽车脚垫供应商)

作者:时光侦探 本人提modelY的时间不长,电车和油车开起来精气神完全不一样,坐在modelY里心态都年轻多了。现在上路整个就是一电车老司机了,和车友们聊天时,也能侃侃而谈。鉴于现...

2022汽车售后满意度排名出炉:广汽本田夺第一,比亚迪并未上榜(汽车售后满意度整改方案)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大品牌从产品力的单独竞争逐步过渡到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全面竞争。而服务水平的优劣也将对人们选购车型形成较大的影响。日前J.D. Power君迪发布2022中国售后服...

试驾北京X7顶配,1.5T爆发188马力,轴距2800mm,家用挺不错(北京x7高配)

众所周知,国内SUV市场竞争一直激烈,尤其是15万级左右的SUV车型,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实理由大家也都知道,还是因为大多数消费者购车预算就是15万左右,这个价位要么买台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微型电动车小车)

今年4月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评价规程》,主要测评对象是车身长度小于4米的纯电动乘用车,预计将于2022年7月1日实施。消息一出,再次将微型纯电动车推到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