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2023年四大趋势及人才走向预测(2020年汽车行业前景)
从乘联会的官方数据来看,2022年注定是新能源汽车“翻倍式增长”的一年。2022年全年,预估新能源汽车批发在649万辆,较2021年同比增长96%。其中,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503万辆,相较于2021年同比增长100.1%。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概在16%左右,2022年已经达到27%。未来每年渗透率至少提升10个百分点,2025年或突破50%。
据亿欧智库测算,2022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已占新能源汽车的52%以上。到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50%的汽车出行市场渗透率的基础上,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超122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的80.1%。智能电动汽车将是未来中国车市的中坚力量。而结合多方因素来观测,2023年的车市走向或有以下趋势可供关注。
趋势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整个产业链都有很优秀的表现。不仅一批优秀的新势力品牌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也让人欣喜。同时,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输出让人看到了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国际级竞争力。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会延续当前的发展势头,保持相当快的增速,并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创造辉煌。”
同时,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可能会呈现如下趋势:一是新能源产品将改变原来的U形分布,更充分地覆盖各级车型,特别是开始在主力的A级车市场与燃油车短兵相接;二是受电池原材料涨价和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增程式和插电式产品的份额会有所提升;三是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产品时将愈发关注智能化功能及体验。”
趋势二
“出海”或成重要增长点
出口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目前,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外资和合资车企出口量持续增长;出口至发达国家的产品单价显著提高;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品牌更加注重品牌打造,将海外发展纳入长期战略管理,努力实现品牌向上。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
趋势三
电池储能领域或将进入爆发期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在产品端持续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及低碳燃油车型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为响应国家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号召,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快了电动化的布局,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需求在高速增长。电池的发展本身就是绿色能源转型的落地实例——电池的循环利用和梯次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行业链在逐步完善中。因此尽管经济市场起伏不定、疫情管控频发,但电池储能行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整体市场行情和产能都保持高速增长,产能持续扩建,带动起旺盛的招聘需求。此外,受绿色环保概念推行的影响,储能行业进入爆发期,2022年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投身储能领域。可以预见的是,储能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是2023年的风口方向。
趋势四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或会加剧,
高差异化成竞争点
当前我国车企推出了众多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与此同时,传统合资品牌也在2023年前后推出了不少智能电动汽车产品,预计2023年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以及应用价值层面。亿欧智库认为,传统底盘、传统车身结构差异化有限且价值低,不再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主要的竞争点。车企的竞争向电池、芯片等易实现标准化或自动驾驶、用户服务等高度差异化且具有高价值的方向发展。
ATOMIC
汽车行业人才走向预测
ATOMIC汽车团队深耕领域多年,为众多行业内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达成了长期的人才战略合作。团队中不乏深耕领域十多年的成员,跟随行业发展共同起伏成长,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行业历史及特征了然于胸,对未来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同时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团队,对汽车行业人才的格局变动和变化趋势具有前瞻性的视角。
凭借在汽车招聘领域的杰出表现,Atomic Group近期在RECC中国区卓越招聘服务机构评选中荣获 “2022 中国区汽车行业卓越招聘服务机构”称号。

RECC中国区卓越招聘服务机构评选专注于招聘领域权威行业评选,旨在让中国优秀招聘机构有更多机会在各大不同维度领域展示自己。RECC中国区卓越招聘服务机构评选每年通过“组织建设”“行业服务”“业务能力”“卓越个人”等方向评鉴出招聘服务行业卓越服务机构,以推动招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优秀招聘服务机构发展树立榜样。
基于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ATOMIC汽车团队认为汽车行业的人才走向趋势会有以下这些特征:
2022年BMS愈发受到重视,属于关键技术岗位,本身的市场人才存量也较稀缺,因此BMS软件工程师和BMS硬件工程师成了急缺热门岗位,薪资涨幅可以达到40%以上。而储能作为风口方向,与其关系紧密的储能系统工程师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从整体领域来看,智能化研发、营销、设计、电池、电驱、电控、软硬件结合的岗位仍然是招聘热门。企业在招聘时愈发关注候选人的学历、大厂经历、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