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期已到,华为摊牌!正版“华为汽车”来了?(华为汽车样子图片)
今天,一则关于“华为汽车”的消息激起了舆论千层浪。
在某社交平台上,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妇女节宣传海报”。

其中,海报内容使用了“HUAWEI问界”全新标语。
而大家熟知的“AITO问界”,似乎没有出现。
随后,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账号也迅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文表示:“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在这个消息越闹越大之际,华为和赛力斯方面火速作出回应。
华为官方回复:“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而赛力斯回应则表示:“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双方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未来将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对于两者的“官话”,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合作还在,面子上也得好看。

不过,这一更名,某种程度上也颇有种“华为”逐步从幕后到台前的感觉。
事实上,距离华为董事、CEO任正非“三年内,华为不造整车”的禁令期限,仅剩8个月时间。
自2021年传出华为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华为先后已经与长安、赛力斯、北汽、江淮、比亚迪等十余家车企合作。
如今三年禁令已快到期限,华为“内部调整”的传闻更是接连不断。
正值此关键时刻,华为就陆续传出车BU COO王军已被停职、全面接管AITO品牌、阿维塔进驻华为渠道店、与江淮合作建立工厂联手造车等消息。
而从这些消息的“主线”,都直指华为正愈发深入“造车”,在这个领域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笔者始终认为,华为的野心也不止是“造车”。
从华为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布局来看,也已经不单单是“造车”还是“不造车”层面能概括的。
如果把视野拉高,华为其实更想要做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背后的核心“胜负手”。
说白了,华为目前布局汽车,就是联合几家深度合作的车企一起做大。
如果商业模式走通了,将会是整个产业生态的成功。
即使失败,也是几家“分摊”。
而华为要进入“造车”这一赛道如今是可以确定的,只是不必亲自下场。
这样的做法,也显得聪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