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参数不等于体验,智能汽车更科学的评测方式是?

admin3年前行业信息341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移动出行和生活方式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中国企业工业协会与亿欧智库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及渗透率在飞速增加,由2019年的17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33.3万辆,预计到2025年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到新能源汽车的61.7%。

持续迭代升级的先进技术和智能生态系统,为车企智能化、电驱化产品布局和创新按下了加速键。传统底盘、传统车身结构差异化有限且价值低,智能化技术和服务成为行业内卷的聚焦点,不少车企开始在参数算法上大做文章,如算力上千的超算平台,多至四个激光雷达等等,将堆砌配置和智能特色配置当做差异化市场竞争的新武器

但这些参数一旦脱离现实,则显得毫无意义,硬件参数只能代表软件的上限,却不能决定性能体验的好坏。用户需要了解一辆车最真实的智能辅助驾驶和交互体验和安全性,不能光靠看起来很美好的参数,评测一辆智能汽车,需要更加科学智能的评测方法。

智能汽车需要智能+专业的评测方式

众所周知,要想评价车辆的做工及安全性,需要通过专业的设备及成型的评价体系。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孕育而生就是“拆解”类车辆节目,用户在选车阶段也非常热衷于观看此类的节目,既满足硬核玩家的好奇心,又可以对做工和安全性了如指掌。

不难想象,“拆解”传统汽车和“拆解”智能汽车也有所不同。拆解一辆传统汽车,要对于其结构、外观等各类汽车材料以及零部件有充分了解,能够点出关键,讲出差异化优势。

而智能汽车,还需要对其智能化部分进行“拆解”,车机是否好用,辅助驾驶功能在不同场景下能否达到预期,想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更加专业和复杂的“拆解方式”。

以辅助驾驶来说,即便是简单的AEB(自动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功能,也需要专业的场地与设备。

AEB的设计初衷,是在一定速度内(通常为80km/h以下),尽量避免车辆在道路上撞上其他车辆,或是行人、非机动车等其他交通参与者。测试尽量覆盖更多情况,特别在照明条件差、逆光等,驾驶员视线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更需要主动安全功能来辅助安全驾驶。

随着大众对辅助驾驶认知度的提升,智能化“拆解”测评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专业的评测既能让用户了解汽车的最真实的驾驶体验,打消疑虑,也能帮助车企及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AEB测试,“传统势力”奔驰更胜一筹

上个月,《有驾智能评测》栏目正式上线,通过公正、客观与专业的方式对不少目前市面上的热门车型进行了智能化的评测,涵盖车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领域。。

如《有驾智能评测》进行了一场专业的AEB测试。测试对象为奔驰EQS、特斯拉Model Y、极氪001、蔚来ET7、小鹏P5与理想L9六款车,不仅涵盖C-NCAP中包含的夜间场景AEB测试,还对夜间常见的黑暗环境逆光工况进行了测试。

测试包含车对车静态、车对车动态与行人横穿三种情况。从最后的综合成绩来看,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搭载激光雷达、强调“智能驾驶”的新势力测试成绩,均落后于传统势力的奔驰。

AEB其实并不是新鲜功能,传统车企通常会采用软硬件打包方案,像是沃尔沃这样,一向注重安全的车企,更是在AEB方面深耕多年。而自研路线的新势力还需要更多准备时间。新势力们或许对AEB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他们现在的目标,都是更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甚至能够覆盖城区,实现点到点的全辅助驾驶闭环,AEB这种传统的功能略有忽视。

有驾的这次测试,引发众多网友与车主的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AEB是用户关心的功能之一。节目上线后,理想的工程师团队主动与有驾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理想表示这次有驾的评测结果引起了他们的重视,针对因全栈自研的数据积累量导致现阶段的标定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他们将在12月底推出一次重大的OTA更新,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提升了AEB能力。理想L9将把激光雷达技术参与到主动安全的执行中,变成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一体的高度融合方案。

有驾对理想内部更新标定的一台内测版理想L9又进行一次独家测试。在补充AEB测试中,黑夜路灯工况下,车对车静态追尾测试的成绩提升到了70km/h,提升了20km/h;即便是在全黑逆光工况下,也达到70km/h都能刹住的水平。在车对车行进追尾测试中,无论是路灯工况还是全黑逆光工况下,这辆车都达到了满分80km/h的测试速度。

智能汽车时代,汽车媒体发挥更大关键性效用

智能汽车的特征,决定了汽车媒体测试成为关键一环。首先,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下,只看参数已经无法了解到一辆车的真实水平;其次,智能汽车正变得“动态化”,,用户也需要“动态化”了解汽车的进化能力,及时更新数据也必不可少;最后,快速兴起的智能汽车市场,也存在不少乱象,从算力高达上千,到各种充电五分钟,续航上百公里之类的宣传接踵而至,拿到手后,究竟能发挥怎样的实力,用户不得而知。

随着媒体逐渐走向专业化,此前只有测试机构才会用到的专业场地与设备,现在媒体也在用。媒体存在的意义,不再只是帮厂家“念参数”,而是要给用户“看真的”。也希望这样的媒体与节目能够越来越多,让智能汽车市场良性发展,用户获得更多真实可靠的购车参考信息。

相关文章

70迈云台记录仪X200测评|一款能旋转的车载“云台摄像机”(70迈智能记录仪1s怎么用)

70迈云台记录仪X200测评|一款能旋转的车载“云台摄像机”(70迈智能记录仪1s怎么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驾驶员驾驶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道路交通中的不文明驾驶和违章驾驶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引起的交通事故及事故责任认定上的争议,使得能够记录车...

本田的快 是快乐的快 测试本田ZR-V 致在(本田最快的车是什么)

本田的快 是快乐的快 测试本田ZR-V 致在(本田最快的车是什么)

【太平洋汽车网 评测频道】广汽本田全新ZR-V 致在定位在缤智和皓影之间,作为一台主打年轻运动的紧凑型SUV,致在用什么打动当下年轻消费者?它的加速能力强不强?开起来的操控感如何?这一期测试...

一拆到底,唐DM-i、问界M5和星越L Hi·P安全性如何,拆给你看!(吉利星越和比亚迪唐哪个好)

车身安全是大家买车时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带有大电池包的新能源产品,消费者们也会更在意其安全性如何。 而AutoLab在年底对当下三辆热门的新能源车:比亚迪唐DM-i、吉利星越L Hi...

一电试车 | 试驾别克微蓝410版,动力续航升级,能耗下降!(别克微蓝6 430续航实测)

一电试车 | 试驾别克微蓝410版,动力续航升级,能耗下降!(别克微蓝6 430续航实测)

今年4月,别克微蓝301续航版本上市,这样的纯电续航数字显然不能解决大多数车主的里程焦虑,六个月以后别克微蓝410续航版本上市。新款车型在续航、动力、配置上进行了调整,在这个天空微蓝的秋天,...

纯进口2023款丰田塞纳2.5四驱商务降价(进口丰田塞纳2020款参数)

  车型:2023款丰田塞纳(配置|询价) 2.5 油电混合 四驱 LTD 黑/米 配置:2.5混动,245马力,丰田TSS2.0安全系统,10气囊,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蓝...

全面评测问界M7,有华为做靠山,车辆的硬实力到底如何?

全面评测问界M7,有华为做靠山,车辆的硬实力到底如何?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燃油车豪强,比如BBA三家,它们旗下的车一文不值,有人还表示,BBA旗下的新能源卖100万,实际上只有30万的水平,而我们国产的新能源...